[实用新型]肘臂支撑方便助行车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20080007.7 申请日: 2019-01-18
公开(公告)号: CN209790326U 公开(公告)日: 2019-12-17
发明(设计)人: 卢德华 申请(专利权)人: 卢德华
主分类号: A61H3/04 分类号: A61H3/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01800 ***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控制手柄 助行车 如厕 围布 肘臂 遮挡 刹车 按压 电动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 刹车连接杆 手柄 车架结构 刹车状态 行走空间 折叠方式 折叠轮椅 安全轮 拉力带 刹车闸 支撑架 转向杆 座椅区 折叠 车架 加装 尿急 尿频 助行 轮椅 压缩 支撑 安全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肘臂支撑方便助行车,包括助行车架、肘臂支撑架(800)、控制手柄(85)、增加辅助安全轮、助力用拉力带(6)、(7)、如厕遮挡围布(5)等组成,车架结构基于折叠轮椅部分设计,采用轮椅折叠方式,加装了电动升降装置折叠,压缩座椅区,在车架内侧增加了行走空间,利用刹车调节簧(87),拉动刹车转向杆(88)及固定上面的控制手柄(85)并通过拉动刹车连接杆(89)带动刹车闸手柄(90),助行车处于被刹车状态,按压控制手柄(85)方能推动,松手即停,安全助行,如厕遮挡围布(5)用于解决老年人尿急尿频如厕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助行车,具体涉及一种肘臂支撑方便助行车。

背景技术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口增多,很多老人使用了电动轮椅或普通轮椅,一方面能帮助了老人出行,但长期坐轮椅,缺乏运动会导致骨质疏松,腿脚的运动能力减弱,血液循环不好,加上年龄增长,身体的平衡能力减弱,有“失稳”跌倒的风险,多数老人尿急尿频,如厕难影响出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中国专利公布的“肘臂支撑助行车”申请公布号CN108464917 A中解决了支撑助行的功能,但没有考虑到50%以上中老年人中患有前列腺疾病,所需如厕难问题,折叠方式不够简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

肘臂支撑方便助行车在设计上基于折叠轮椅部分结构,结合肘臂支撑方便助行车与普通轮椅使用功能的区别,将座椅位放置前部,在车架内侧增大了行走区,另外,为方便老人增加了五种功能装置;第一将普通轮椅车把,用肘臂支撑组合架(8)代替,肘臂支撑组合架(8)的高度,可根据个人肘臂高度自行调节,刹车把设计为防溜车手柄,在助行车位于坡道时,助行车处于被刹车状态,使用者主动按压控制手柄方能推动,松手即停,所述的控制手柄(85)上的一侧安装刹车调节簧(87),通过刹车连接杆(89)连接在刹车闸手柄(90)上,刹车调节簧(87)的拉力,通过刹车闸手柄(90)使助行车处于刹车状态;按压按钮套(858)推动连接套管(859)及闸栓杆(857),同时连接套管(859)推动回位簧(856)压缩,闸栓(8571)由闸栓座闸栓过孔(8522)中伸出,当推动控制手柄(85)时,闸栓(8571)位于闸片(855)的闸片锁槽(8553)处,闸栓(8571)进入槽内,由于推动控制手柄(85)时,刹车调节簧(87)被拉伸,使控制手柄(85)处于拉簧的拉力状态下,当按压按钮套(858)的手指不放松,而手臂后退时控制手柄(85)被刹车调节簧(87)拉回,闸栓(8571)随控制手柄(85)与轴心的闸片(855)形成剪切力,位于轴心的闸栓(8571)被阻止回弹,这时,控制手柄(85)被闸栓(8571)锁定,使用者无需长时间推动控制手柄(85),肘臂支撑方便助行车处于无刹车状态,解除此功能自由行驶;第二助行车在肘臂支撑组合架(8)加上了可收纳的如厕遮挡围布(5),其中,肘臂支撑架(800)为金属或塑料材质,支撑长圆圈(802)两端半圆圈中部向下弯曲,上套有肘臂支撑套(801),材质选用高强度网纹布缝制,在支撑长圆圈(802)与主固定管(805)间,焊接有三根支撑架固定杆1(8021)、支撑架固定杆2(8022)、支撑架固定杆3(8023),其中支撑架固定杆1(8021)一端分成两段,在两段一侧加工光滑,另一端为螺纹杆,并将螺纹杆一端焊接在主固定管(805)上,支撑架固定杆1(8021)分开两段之间加装垫片,并通过螺纹套管(804)组合连接,在主固定管(805)上端还焊接有遮挡布固定杆2(8031)与遮挡布固定杆3(8032),套挂如厕遮挡围布(5);第三加装了助力用第一拉力带(6)、第二拉力带(7)帮助老人轻松行走:第四加装了辅助安全轮插锁装置,使辅助安全轮能够抬高通过减速带;第五加装了升降装置,通过电动升降装置,改变肘臂支撑方便助行车车架宽度,方便装了辅助安全轮的宽体车通过门口;助行车车架结构,肘臂支撑组合架(8)固定管,设计在位于肘臂支撑方便助行车的大车轮前侧,设计上基于折叠轮椅部分结构,采用折叠椅支架A(1)与折叠椅支架C(3)的剪式折叠结构,并通过助行车车架B(2)、助行车车架D(4)并拢约束支撑固定,加上折叠座椅加厚垫(110)和椅背加厚布(15)的捆绑,安全稳固;加装了辅助安全轮助行车,辅助安全轮位于大车轮外后侧,使大车轮外后侧得到有效支撑,增加了整车的稳定性;并在辅助轮架J(116)、辅助轮架G(117)装了辅助快捷安全轮插锁装置,可快速调节两侧辅助安全轮架离地角度,同时,将肘臂支撑组合架(8)固定管后置于大车轮后侧;加装了辅助安全轮车架结构,辅助轮折叠椅E(111)与辅助轮折叠椅H(122)的剪式折叠结构,加装厚布垫捆绑,和辅助轮车架F(115)和辅助轮车架I(118)约束固定;在车架上的支撑块1(113)、支撑块2(120)支撑块的支撑;再加上车架椅背加厚布固定管1(112)、加厚布固定管2(121)与车架座椅连杆1(114)、车架座椅连杆2(119)共同作用下,确保车的稳固;车架后端加装了辅助轮架G(117)与辅助轮架J(116);整车装有四个万向轮1(11)、万向轮2(12)、万向轮3(13)、万向轮4(14)和两个大轮子;在车载乘坐人时可使用脚踏支撑环1(9)、脚踏支撑环2(10)使用;辅助安全轮插锁,位于两个辅助轮架J(116)、辅助轮架G(117)一侧直管下端,在直管内固定有旋转轴(1162),轴上套入垫片1(1161),另一端插入辅助轮车架I(118)下面直管中,并在旋转轴(1162)的环槽相对应的辅助轮车架I(118)位置下面直管上,加工出顶丝孔(123),用顶丝锁定位置,固定旋转轴(1162)后,可轴向旋转;在直管下端插锁块焊接在辅助轮架G(117)上,中间过孔(1169)一侧开槽(1170),安全轮插销(1166)插入过孔(1169),再插入垫片3(1165)、弹簧(1164)、垫片4(1167)、垫片2(1163),弹簧(1164)、垫片4(1167)、插入开口卡扣(1168),安全轮插销(1166)在弹簧的弹力下插入辅助轮车架I(118)的插销孔(124)孔中,将辅助轮架G(117)与车架锁定,拉开安全轮插销(1166),辅助轮架G(117)便可旋转;助力用拉力带,是采用现有锻炼用具拉力带的部分零件,在拉力绳(63)两端各有一个金属扣环(61)与拉力绳固定套(62),一端用金属扣环(61)挂在拉力带挂钩环(86)上,另一端可分别选用鞋托(64)或拉力带腿部套;鞋托(64)为L型塑胶材质,在其上有固定用橡筋带(65)用的拉力绳固定套(62)、固定孔1(643)、固定孔2(644),在鞋托(64)上端有塑料环(641),用于金属扣环(61)扣挂;拉力带腿部套包括:绑裹用布带(72)和塑料网架(71),在塑料网架(71)上网架扣环孔(711),用于金属扣环(61)扣挂,网架过孔(712),用于缝制固定绑裹用布带(72);肘臂支撑架(800)为金属或塑料材质,支撑长圆圈(802)两端半圆圈中部向下弯曲,这样,可避免肘臂碰撞金属杆;在支撑长圆圈(802)与主固定管(805)间,焊接有三根圆支撑架固定杆1(8021)、支撑架固定杆2(8022)、支撑架固定杆3(8023),其中支撑架固定杆1(8021)一端分成两段,在两段一侧加工光滑,另一端为螺纹杆,并将螺纹杆一端焊接在主固定管(805)上,支撑架固定杆1(8021)分开两段之间加装垫片,并通过螺纹套管(804)组合连接,这样,拧开螺纹套管(804)方便更换肘臂支撑套(801),肘臂支撑套(801)材质选用高强度网纹布缝制,使用者的肘臂得到柔软支撑,在主固定管(805)上端焊接有遮挡布固定杆2(8031)与遮挡布固定杆3(8032),在遮挡布固定杆2(8031)与遮挡布固定杆3(8032)两杆相对处,加装遮挡杆固定管(806)管内放有弹簧,按压遮挡杆固定管(806)会推向一侧,套挂如厕遮挡围布(5)后,遮挡杆固定管(806)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弹,将两杆套住加固;控制手柄(85)装配顺序,将闸片(855)放置在闸片固定座(853)中间闸片座凹槽(8533)中,将闸片定位孔(8551)与闸片座闸片固定孔(8531)对准插入的销钉固定,要求插入后的销钉长度,不得长出闸片固定座(853)表面;把装配好的部件,再插入闸栓固定座(852)的闸栓座凹槽(8525)中,从闸栓固定座(852)一侧的闸栓座固定孔(8521)插入固定轴螺杆(854),穿过闸片座固定孔(8532)与闸片固定孔(8552),从闸栓座固定孔(8521)另一侧穿出,穿出后的固定轴螺杆(854)利用固定轴螺母(850)固定;接下来将按钮固定套(860)插入手柄管(861)中紧配合固定;另外,将连接套管(859)两端分别插入按钮套(858)与闸栓杆(857)中紧配合固定,组合好后再插入先装配好的按钮固定套(860)与手柄管(861)中,按钮套(858)与按钮固定套(860)间隙配合;再将回位簧(856)小直径端套入闸栓杆(857),回位簧(856)为塔形弹簧,闸栓杆(857)后面的连接套管(859)的直径大于回位簧(856)小端直径,这样,连接套管(859)带动闸栓杆(857)受回位簧(856)的弹力回弹;将装配好的闸栓固定座(852)组件,套入闸栓杆(857),闸栓杆(857)一端的闸栓(8571)插入闸栓固定座(852)内孔,闸栓杆(857)与闸栓固定座(852)内孔为间隙配合,套在闸栓杆(857)上的回位簧(856)大直径端大于闸栓固定座(852)内孔的直径,回位簧(856)被压缩;将闸栓(8571)与闸栓座闸栓过孔(8522)对准方向插入;按压入手柄管(861)中,将闸栓座顶丝孔(8524)与手柄管固定孔(8611)对准利用顶丝(851)拧紧固定,最后,套入手柄管保护套(862)完成控制手柄(85)组装;闸栓固定座(852)一端圆管闸栓座大圆(8526),接闸栓座环槽(8527)和闸栓座小圆(8528),在小圆侧面加工闸栓座顶丝孔(8524),小圆边倒角(8529);另一端铣成方形,在方形一侧加工闸栓座固定孔(8521)过孔,铣出长闸栓座闸栓过孔(8522)深度另一侧平板内面,加工闸栓座铆钉孔(8523)过孔,方形一侧铣出闸栓座凹槽(8525);闸片(855)为圆片形,加工闸片定位孔(8551)和闸片固定孔(8552)过孔,铣出闸片锁槽(8553)并进行热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德华,未经卢德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00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