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从氯乙烯高沸物中回收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的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79194.7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4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陆平;陈帅;李晨晨;白芳;陈汉;杨蓉;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武汉汉鼎东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7/38 | 分类号: | C07C17/38;C07C17/389;C07C17/383;C07C19/045;C07C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乙烯 高沸物中 回收 二氯乙烷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从氯乙烯高沸物中回收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的分离装置,所述分离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预处理单元、产品提纯单元和二氯乙烷精制单元;本实用新型利用氯乙烯高沸物中各组分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差异实现分离;利用精馏分离塔及其附属设备动态间歇精馏,在塔顶不同压力和不同温度下依次分离出氯乙烯产品、多体系共沸物和高纯度的1,1‑二氯乙烷产品;预处理装置去除原料中杂质,提高系统装置的连续稳定性;精制单元用于脱除二氯乙烷中微量杂质从而保证产品中质量百分含量≥99%,色度≤10。本实用新型工艺先进,操作安全,生产稳定,能够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安全、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从氯乙烯高沸物中回收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的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乙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乙烯过程中,容易发生副反应,产生二氯乙烷,三氯乙烷等杂质。通过氯乙烯高沸塔分离氯乙烯后,塔底产生氯乙烯高沸物残液,该残液中含有氯乙烯、二氯乙烷、水、三氯乙烷等杂质,其组成复杂,易燃易爆,毒性大,将该残液随意排放将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和破坏;而该残液中含最多的1,1-二氯乙烷是一种良好的溶剂,1,1-二氯乙烷可用作制造三氯乙烷的中间体,也可用于制造蜡、脂肪、橡胶及谷物杀虫剂的溶剂,所以对其进行回收利用具有很大的环保价值和经济效益。目前,国内氯乙烯高沸物一般处理办法是将该高沸物组分经过过滤、油水分离、脱色、间歇式热水蒸馏除去水分和杂质后,在回收装置中进一步脱除氯乙烯,使其品质得到部分提高后作为产品出售,而其中的二氯乙烷含量大于65%的高沸物残液被直接装车卖出,由于高沸物杂质含量高、主含量低,经济价值低,造成了二氯乙烷资源的浪费,同时给处理该残液增加了环保压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现有技术不足的,从氯乙烯高沸物中回收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的分离装置,通过预处理器、间歇精馏和树脂吸附将高沸物残液中的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回收利用,得到了具有高价值的氯乙烯和二氯乙烷产品且降低了环保压力;操作简单安全,工艺流程清晰明了且节能效果优良。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从氯乙烯高沸物中回收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预处理单元、产品提纯单元和二氯乙烷精制单元。
所述的一种从氯乙烯高沸物中回收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的分离装置和工艺,残液中含水、氯乙烯、固体粉末杂物、三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四氯乙烯、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其中1,1-二氯乙烷质量百分含量达50-70%。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的一种从氯乙烯高沸物中回收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的分离装置,预处理单元包括搅拌釜和过滤器;搅拌釜用于调节PH值及物料混合;预过滤器是三级过滤高效过滤装置,能有效去除原料中的固体杂质,过滤精度50μm。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的一种从氯乙烯高沸物中回收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的分离装置,产品提纯单元包括精密精馏分离塔、釜式再沸器、二级冷凝装置(一级冷凝为循环冷却水32℃ -40℃,二级冷凝为低温冷冻水7℃-12℃)、物料储罐以及泵;
所述的一种从氯乙烯高沸物中回收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的分离装置,所述精密精馏分离塔为动态间歇操作;所述动态间歇操作中通过在不同分离阶段改变精馏分离塔操作压力达到产品分离。
所述的一种从氯乙烯高沸物中回收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的分离装置,所述动态精馏操作包括三个产品采出阶段,分别为氯乙烯采出阶段、中间馏分采出阶段和二氯乙烷采出阶段;
所述氯乙烯采出阶段中精馏分离塔在压力200-400KpaA压力下精馏原料,塔顶气体经由二级冷凝装置冷却,不凝气为氯乙烯产品,温度14℃-20℃,直接送去氯乙烯气柜,回收氯乙烯单体,大部分氯乙烯及其他轻组分经过冷凝后回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武汉汉鼎东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武汉汉鼎东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91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