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聚氨酯基纳米中药复合湿性敷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74810.X | 申请日: | 2019-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2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郝凌云;张小娟;乔光辉;申明霞;王祥;顾月皓;盛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L15/44 | 分类号: | A61L15/44;A61L15/28;A61L15/32;A61L15/18;A61L15/26;A61L15/24;A61L15/40;A61F13/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江艳丽 |
| 地址: | 21116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功能 聚氨酯 纳米 中药 复合 敷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聚氨酯基纳米中药复合湿性敷料,属于敷料领域。该敷料从上至下依次为羧甲基壳聚糖/明胶/生物活性玻璃(CMC/gelatin/bioactive glass,CMC/gelatin/BGA)复合膜层、纳米中药聚乙烯醇/聚乙二醇(PVA/PEG)接枝共聚水凝胶层、羧甲基壳聚糖/明胶CMC/gelatin)海绵层和多孔聚氨酯薄膜层。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复合湿性敷料具有高透气、吸收、抗菌性强、生物相容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敷料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聚氨酯基纳米中药复合湿性敷料。
背景技术
临床上通常根据愈合时间把创面分成急性与慢性两种,一般将治疗1个月以上仍未愈合的创面称为慢性创面,其特点是愈合时间延长、不愈合或易复发。
目前西医对于慢性伤口的治疗,多采用物理治疗配合抗生素使用,若病情加重,则采取手术治疗。临床实践证明虽然抗生素抗菌起效迅速,但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增加副作用,而且手术治疗也并非慢性伤口最有效的方法。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抑菌等作用,且抗菌广谱、不良反应小、耐药性小,能控制感染,对慢性伤口愈合有独特的疗效。目前,中医药修复创面的使用主要有内服和外用两种方法,其中外用方法较为常见且治疗效果较佳。外用药剂型主要有散剂、膏剂、凝胶剂和巴布剂等,但剂型仍较为单一,不能满足临床研究与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满足医用敷料制品对保持创面湿润和促进慢性伤口愈合性能的需求,提供一种多层结构的新型复合湿性敷料。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聚氨酯基纳米中药复合湿性敷料,该敷料从上至下依次为羧甲基壳聚糖/明胶/生物活性玻璃(CMC/gelatin/bioactive glass,CMC/gelatin/BGA)复合膜层、纳米中药聚乙烯醇/聚乙二醇(PVA/PEG)接枝共聚水凝胶层、羧甲基壳聚糖/明胶CMC/gelatin)海绵层和多孔聚氨酯薄膜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羧甲基壳聚糖/明胶/生物活性玻璃复合膜层的上表面覆有一层离型纸。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羧甲基壳聚糖/明胶海绵层通过医用压敏胶粘于聚氨酯薄膜层上,且位于多孔聚氨酯薄膜层的中心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多孔聚氨酯薄膜层呈透明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纳米中药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接枝共聚水凝胶层位于甲基壳聚糖/明胶海绵层的中心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离型纸与多孔聚氨酯薄膜层的大小相同。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敷料为柱状或长方体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纳米中药为纳米级别的中药粉末,中药包括白芨、海螵蛸。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复合湿性敷料便于调节透气透水性能,改善强度、吸收性、保湿性能,具有高透气、高吸收、抗菌性强、生物相容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复合湿性敷料具有多层保护,外界细菌不容易直接侵蚀到水凝胶层造成污染,也不容易导致水凝胶层本身含水量的过快丢失。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复合湿性敷料的吸液速率较高,能满足创面初期渗出液较多的护理阶段,扩大了它的临床使用范围。
3、本实用新型的PVA/PEG温敏水凝胶层可根据创面发炎情况对纳米中药实现控制释放;同时将水凝胶的大小设计比海绵层小主要是因为当伤口产生大量渗液时,海绵层可以辅助水凝胶层吸收渗液;PU膜外层能起到很好的防水透气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复合湿性敷料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48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