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甲醇催化加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74383.5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4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威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无火发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F24H9/18;F24V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盘管 内管 加热桶 换热介质 加热设备 甲醇催化 连通 本实用新型 导出装置 导热介质 导入装置 进气装置 排气装置 热效率 连接管 换热 储备量 并排设置 内腔连通 由内向外 缝隙处 螺旋盘 填满 轴向 催化剂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甲醇催化加热设备,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换热面积小、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该甲醇催化加热设备包括加热桶、内管和两个盘管,内管设置在加热桶内;两个盘管均沿加热桶轴向螺旋盘设在内管和加热桶之间,且两个盘管由内向外并排设置,两个盘管一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与内管连通;两个盘管的缝隙处填满催化剂;还包括进气装置、排气装置、换热介质导入装置和换热介质导出装置,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均与加热桶内腔连通;换热介质导入装置与内管或两个盘管连通,换热介质导出装置与两个盘管另一端或内管连通。本实用新型扩大了换热面积、导热介质储备量和导热介质在设备内的行程,提高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甲醇催化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在生产制造业、服务业、民生生活等各领域中,大范围的使用锅炉获取热能。锅炉是一种以燃烧燃料即利用火焰的温度来加热的方式而取得热量的装置。所述的燃料包括天然气、煤炭、燃油、木柴、生物质颗粒、甲醇。使用这些燃料燃烧加热,存在的缺陷如下:燃烧反应不充分,出现不完全燃烧;再者会释放有害物质,如:氧化硫,氧化氮,一氧化碳,细微颗粒物等,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破坏环境;天然气燃烧虽然相对洁净,但是其管网多数集中在城市中心,难以覆盖全部范围。
为了解决燃烧加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无焰加热装置,不用燃烧燃料就能取得热能的新加热方式,这种无焰加热装置是采用甲醇在反应器内进行催化反应进行制热的装置。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甲醇催化加热设备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加热桶内部换热面积小,换热效率不高;催化剂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甲醇催化加热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换热面积小、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甲醇催化加热设备,包括加热桶、内管和盘管,所述盘管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加热桶内;两个所述盘管均沿所述加热桶轴向螺旋盘设在所述内管和所述加热桶之间,且两个所述盘管由内向外并排设置,两个所述盘管一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内管连通;两个所述盘管的缝隙处填满催化剂;所述加热设备还包括进气装置、排气装置、换热介质导入装置和换热介质导出装置,所述进气装置和所述排气装置均与所述加热桶内腔连通;所述换热介质导入装置与所述内管或两个所述盘管连通,所述换热介质导出装置与两个所述盘管另一端或所述内管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管底部设置有内管下封片,所述内管顶部设置有内管上封片,所述换热介质导入装置依次穿过所述加热桶上侧桶壁和所述内管上封片后延伸至所述内管内腔的上部、中部、下部或底部,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管伸入所述内管内且延伸至所述内管内腔的上部、中部、下部或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管与所述加热桶为同轴设置,且所述内管高度小于所述加热桶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管两端均通过三根呈120度夹角设置的支架与所述加热桶连接,且所述内管底部与所述加热桶底部具有间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桶顶部设置有上封片,所述排气装置为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上封片上,所述过滤网网孔规格小于催化剂规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网的网孔不大于6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桶底部设置有下封片,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甲醇滴管和鼓风机,所述进气管一端穿设在所述下封片上,另一端与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甲醇滴管连接在所述进气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无火发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无火发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43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