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路热管用蒸发器、环路热管系统及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74225.X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9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肖彪;何林;李想;叶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H05K7/20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协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路热管 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 槽道 集液腔 毛细芯 热交换设备 发热量 电器 毛细结构 主体密封 管束 板状体 不均匀 发热体 散热 隔开 烧干 液量 液流 挤压 调配 消耗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有毛细结构管束的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提供的环路热管用蒸发器包括第一主体、毛细芯和第二主体,第一主体为板状体,第一主体的一侧主面上开设有槽道,第二主体上设有集液腔;槽道与集液腔相对,毛细芯挤压于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第二主体与第一主体密封连接,毛细芯隔开槽道与集液腔。本实用新型的环路热管用蒸发器能够避免蒸发器槽道内的液流被局部烧干,保证液流的合理调配,能够为发热量不均匀的发热体合理散热;此外,蒸发器也不会大量带走周围环境中的热量,有利于减少蒸发器的液量的消耗,减少环路热管系统的负荷。本实用新型的环路热管系统包括前述的环路热管用蒸发器。本实用新型的电器包括前述的环路热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有毛细结构管束的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环路热管用蒸发器、环路热管系统及电器。
背景技术
环路热管用蒸发器包括集液腔和蒸汽腔,集液腔与蒸汽腔之间连接有毛细芯,环路热管系统向集液腔供给液流,液流通过毛细芯渗入蒸汽腔,蒸汽腔通过导热外壳吸收外界的热量,使渗入蒸汽腔的液流汽化形成蒸汽并流出蒸汽腔,毛细芯上液流的蒸发对毛细芯中正在渗透的液流形成抽吸力,进而使集液腔中的液流在抽吸力的作用下源源不断地向蒸汽腔渗透,以此通过工质相变的方式将环路热管用蒸发器周围的热量带走,实现热量的快速传递,具有传热能力大、散热效率高等优点。
然而,现有技术蒸发器的蒸汽腔为一个集中的腔体,液流汇集在蒸汽腔的底面,液流得不到有效引导,一方面,致使发热体的未靠近液流的部分得不到有效冷却,尤其是对于一些发热不均匀的发热体,还可能造成蒸汽腔内出现局部烧干的现象,另一方面,发热体的靠近液流的部分出现过度冷却,并且蒸汽腔内液流过时多还容易将周围环境中的热量大量带走,导致环路热管系统的负荷增加,导致散热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为发热不均匀的发热体散热且适用于发热量不大的发热体散热的环路热管用蒸发器。
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路热管用蒸发器包括第一主体、毛细芯和第二主体,第一主体为板状体,第一主体的一侧主面上开设有槽道,槽道连通至环路热管用蒸发器外,第二主体上设有集液腔,集液腔连通至环路热管用蒸发器外;槽道与集液腔相对,毛细芯挤压于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第二主体与第一主体密封连接,毛细芯隔开槽道与集液腔。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环路热管用蒸发器的设置和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环路热管用蒸发器运行时,液流首先流入集液腔,然后经毛细芯渗至槽道,液流在槽道的引导下分布至第一主体的各处,槽道内吸热形成蒸汽后流出蒸发器;这样液流在槽道的引导下分布,即使发热体的某处发热集中,该处对液流的消耗量较大,液流也能在槽道的引导下及时补充,使得能够实现少量液流在第一主体上的分散分布,避免槽道内的液流被局部烧干,保证液流的合理调配,能够为发热量不均匀的发热体合理散热;此外,由于液流在槽道内流转,第一主体上没有槽道的地方不会有液流,有利于减少作用于发热体的液流量,有利于减缓蒸发器的散热速率,因此蒸发器不容易对发热体造成过度冷却,也不会大量带走周围环境中的热量,有利于减少蒸发器的液量的消耗,减少环路热管系统的负荷;另外,槽道的分布及走向可以根据发热体的发热过滤设置,便于对发热体进行精确散热。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二主体上还设有蒸汽腔,蒸汽腔与集液腔相互隔离设置,蒸汽腔与槽道连通,蒸汽腔连通至环路热管用蒸发器外。
由上可见,这样方便及时排出槽道内部的蒸汽。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二主体为板状体,集液腔开设于第二主体的一侧主面上。
再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二主体为隔热体。
由上可见,这样能够避免集液腔通过第二主体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一方面,避免在集液腔产生蒸汽影响毛细芯对液流的抽吸,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降低环路热管系统的负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42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虹吸式散热装置及吸热头
- 下一篇:一种基于无机水合盐的相变储能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