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以检测驾驶人脚部是否触地的二轮摩托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74005.7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0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承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承冉 |
主分类号: | G01S17/02 | 分类号: | G01S17/02;B62K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处理模块 摩托车 驾驶 人脚 激光扫描模块 主机 检测 测距装置 电性相连 评判 脚踏板 二轮 脚部 激光 本实用新型 安装平面 车体两侧 扫描数据 水平安装 一次扫描 自动判断 与操作 底面 发送 | ||
一种可以检测驾驶人脚部是否触地的二轮摩托车,在现有摩托车的驾驶位脚踏板底面下部,水平安装有可以旋转的激光旋转测距装置,同时摩托车上还安装有操作评判主机,激光旋转测距装置又包括激光扫描模块及信号处理模块,激光扫描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电性相连,信号处理模块又与操作评判主机电性相连。激光扫描模块在摩托车底部的安装平面上进行360度扫描,并把扫描数据发送给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得到一次扫描数据之后,判断在车体两侧的检测范围内是否存在驾驶人的脚部。如果检测到驾驶人的脚部,则信号处理模块发送驾驶人脚部触地信号给摩托车上的操作评判主机。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判断驾驶人脚部是否离开摩托车脚踏板并垂下触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检测驾驶人脚部是否触地的二轮摩托车。
背景技术
摩托车驾驶考试时,需要驾驶人的脚部始终处于摩托车脚踏板之上,不能将脚部下垂到脚踏板之下甚至触地。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种可以直接通过自动装置即能够判断驾驶人脚部是否离开脚踏板并垂下触地的技术。仍然是需要考官通过目视来进行判断。因此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判断失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直接通过自动装置即能够判断驾驶人脚部是否离开脚踏板并垂下触地的技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以检测驾驶人脚部是否触地的二轮摩托车,其特征是在现有摩托车的驾驶位脚踏板底面下部,水平安装有可以旋转的激光旋转测距装置,同时所述摩托车上还安装有操作评判主机,所述激光旋转测距装置又包括激光扫描模块及信号处理模块,所述激光扫描模块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电性相连,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又与所述操作评判主机电性相连。
所述激光扫描模块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之间是通过串行数据接口连接。
所述激光旋转测距装置的检测平面位于摩托车的底部和地面之间。当行驶中驾驶人的脚底部接触地面时,驾驶人的小腿或脚踝部分就位于该扫描平面中被测距模块检测到。当驾驶人的脚底部位于车辆脚蹬上时,则扫描平面中检测不到驾驶员的脚部。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识:
1、摩托车;2、激光旋转测距装置;3、操作评判主机;
2-1、激光扫描模块;2-2、信号处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检测驾驶人脚部是否触地的二轮摩托车,其特征是在现有摩托车(1)的驾驶位脚踏板底面下部,水平安装有可以旋转的激光旋转测距装置(2),同时所述摩托车上还安装有操作评判主机(3),所述激光旋转测距装置(2)又包括激光扫描模块(2-1)及信号处理模块(2-2),所述激光扫描模块(2-1)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2)电性相连,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2)又与所述操作评判主机(3)电性相连。
所述激光旋转测距装置(2)的检测平面位于摩托车(1)的底部和地面之间。当行驶中驾驶人的脚底部接触地面时,驾驶人的小腿或脚踝部分就位于该扫描平面中被激光扫描模块(2-1)检测到。当驾驶人的脚底部位于车辆脚蹬上时,则扫描平面中检测不到驾驶员的脚部。
该装置的检测流程为:
所述激光旋转测距装置(2)的激光扫描模块(2-1)在摩托车底部的安装平面上进行360度扫描。每完成一次扫描,所述激光扫描模块(2-1)通过串行数据接口把本次扫描数据发送给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2)。扫描数据包括每个扫描点在扫描平面上所处的角度以及扫描点检测到的物体和激光扫描模块(2-1)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承冉,未经李承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40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