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角度可调的挡泥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71598.1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9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容;谢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鼎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5/04 | 分类号: | B62J15/04;B62J1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朱浩 |
地址: | 402660 重庆市潼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板 护泥板 挡泥板 角度可调 半环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 摩托车配件 路面状况 半环状 固定的 固定耳 弧形槽 弧线 下端 圆孔 车速 对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角度可调的挡泥板,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下端对称设有固定耳,支撑板呈扇形半环状结构,且支撑板的横截面为倒“U”形,支撑板的内部设有弧形槽,支撑板的两端均设有护泥板,护泥板的一端设有若干呈弧线分布的第三圆孔,护泥板呈扇形半环状,且护泥板的横截面为倒“U”形,解决了市场上具有的挡泥板是固定的,不可根据路面状况和车速调节角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角度可调的挡泥板。
背景技术
挡泥板就是安装在车轮外框架后面的板式结构,通常为优质橡胶材质制造,也有采用工程塑料。挡泥板通常安装在自行车或机动车车轱辘后面的一个金属挡板,市场上具有的挡泥板是固定的,不可根据路面状况和车速调节角度的问题,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度可调的挡泥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的挡泥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角度可调的挡泥板,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对称设有固定耳,所述支撑板呈扇形半环状结构,且支撑板的横截面为倒“U”形,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设有弧形槽,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设有护泥板,所述护泥板的一端设有若干呈弧线分布的第三圆孔,所述护泥板呈扇形半环状,且护泥板的横截面为倒“U”形。
所述支撑板靠近两端的位置均设有两个第二圆孔,两个所述第二圆孔之间的弧度和距离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圆孔之间的弧度和距离相等,述护泥板滑动插接在所述弧形槽内,且所述支撑板与护泥板之间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二圆孔和所述第二圆孔限位。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前端面和后端面的中间位置均设有凹槽。
优选的,位于所述凹槽的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贯穿支撑板,且第一圆孔呈矩阵式分布。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设有缓震杆,所述缓震杆贴合在所述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耳的两侧均设有两个锁扣,所述锁扣套接在所述缓震杆的外部并与所述固定耳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锁扣的两端均通过螺栓穿过对应的第一圆孔与所述固定耳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护泥板在弧形槽内滑动,第二圆孔与不同的第三圆孔对应,然后用螺栓穿过第二圆孔和第三圆孔,并用螺帽固定,解决了市场上具有的挡泥板是固定的,不可根据路面状况和车速调节角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1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2的剖视图。
图中:1、支撑板;11、固定耳;12、第一圆孔;13、第二圆孔;14、凹槽;15、弧形槽;2、护泥板;21、第三圆孔;3、锁扣;4、缓震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鼎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鼎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15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震与挡泥一体式滑板车
- 下一篇:代步车吸塑电池罩与车罩壳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