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层建筑换气保温房屋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71407.1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0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徐仁贵;吉达华;王邦国;史立平;张桢;陈春红;丁国东;王赛;余中旺;李忠研;牛寿鸿;袁银芝;翟华;张国强;张烨;姚照光;许可;石龙江;李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达欣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徐仁贵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13/3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洁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建筑 换气 保温 房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房屋技术领域,是一种高层建筑换气保温房屋,其包括至少两个房间、换热房、第一吸风机、第一换热房吸风机、第二换热房吸风机和加热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在实际工作时,换热房内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温度,当需要对房间的空气进行交换时,启动吸风机,通过吸风机将房间内的污浊空气通过吸风管、第一换热房吸风机排到室外,排上1至3分钟后关闭吸风机,启动第二换热房吸风机,第二换热房吸风机将室外的清新空气吸入到换热房内,通过热交换,达到比较合适的温度,此时,开启第二吸风机,第二吸风机将加温后的清新空气带入到每个房间内,从而能有效降低因房屋内空气污浊或温差较大而导致感冒的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房屋技术领域,是一种高层建筑换气保温房屋。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此,房屋里的布局都是采用大开间,也方便布置,是作为办公场所的优选,但是在冬季,天气比较寒冷,而楼层较高,则由于风压大,因此一般都不会开窗户,而且高层一般都是采用地暖供暖,一旦开窗通气后,房子里的温度很长时间都不会恢复,这样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就容易因温差较大而感冒,而一直不开窗通气,则由于办公场所人多,同样会造成工作人员因感冒造成的交叉感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换气保温房屋,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高层建筑房屋在冬季不易通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高层建筑换气保温房屋,包括至少两个房间、换热房、第一吸风机、第一换热房吸风机、第二换热房吸风机和加热器;在其中一个房间内设有换热房,在换热房上设有门,在换热房内安装有吸风口位于换热房内而出风口位于建筑物外的第一换热房吸风机,在换热房内安装有吸风口位于建筑物外而出风口位于换热房内的第二换热房吸风机,在至少一个房间内安装有第一吸风机,每个第一吸风机的出风口均固定安装有吸风管,每个吸风管的出风口分别与第一换热房吸风机的进风口通过管件固定连通在一起,在换热房内分别安装有出风管,每个出风管的出风口分别位于与吸风机所对应的房间内,在每个出风管的出风口处通过管件固定安装有第二吸风机,在换热房2安装有加热器。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加热器为电加热器。
上述加热器为热风机。
上述没有换热房的房间的墙体上均设有安装孔,吸风管穿过安装孔并位于换热房内,出风管穿过安装孔且其出风口分别位于与第二吸风机所对应的房间内。
上述第一吸风机、第一换热房吸风机、第二换热房吸风机和第二吸风机均位于房间的顶部。
上述第二换热房吸风机的吸风口处固定安装有过滤网。
上述换热房内设有单片机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入端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与加热器的开关控制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在实际工作时,加热器一直在启动,换热房内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温度,当需要对房间的空气进行交换时,启动吸风机,通过吸风机将房间内的污浊空气通过吸风管、第一换热房吸风机排到室外,排上1至3分钟后关闭吸风机,启动第二换热房吸风机,第二换热房吸风机将室外的清新空气吸入到换热房内,通过热交换,达到比较合适的温度,此时,开启第二吸风机,第二吸风机将加温后的清新空气带入到每个房间内,从而能有效降低因房屋内空气污浊或温差较大而导致感冒的隐患。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房间,2为换热房,3为第一吸风机,4为第一换热房吸风机,5为第二换热房吸风机,6为加热器,7为吸风管,8为门,9为出风管,10为第二吸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达欣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徐仁贵,未经南通市达欣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徐仁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14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钼板镶入式长寿命池壁
- 下一篇:排水管道清淤机器人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