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通道智能仪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70648.4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8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胡长兵;沈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茂传感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G01D11/24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白凯园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孔 智能仪表 保护壳 双通道 通孔 本实用新型 螺栓 螺纹孔 挤压 内螺纹连接 灰尘污染 挤压接触 通孔边缘 插线孔 内侧壁 盖板 侧壁 端头 对插 上卡 凸起 背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通道智能仪表,包括本体,本体的背面套设有保护壳,保护壳对应本体背面的一端开设有通孔以及多个限位孔,限位孔沿通孔边缘分布,限位孔与通孔相连通,限位孔的内侧壁固定有限位凸起,通孔上卡接有盖板,保护壳对应本体侧壁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的端头处固定有挤压块,挤压块与本体挤压接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通道智能仪表,可以对插线进行有效的固定,且能有效避免灰尘污染插线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仪表,尤其涉及一种双通道智能仪表。
背景技术
智能仪表是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将计算机技术和检测技术有机结合,组成的新一代“智能化仪表”。智能仪表不仅能解决传统仪表不易或不能解决的问题,还能简化仪表电路,提高仪表的可靠性,更容易实现高精度、高性能、多功能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仪表的智能化程度将越来越高。智能仪表,不但能完成多种物理量的精确显示,同时可以带变送输出、继电器控制输出、通讯、数据保持等多种功能。
智能仪表在使用时其背面的插线孔极易积灰,且插线容易缠绕,因此存在较多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双通道智能仪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通道智能仪表,以解决智能仪表背面插线孔容易积灰且插线易缠绕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通道智能仪表,包括本体,本体的背面套设有保护壳,保护壳对应本体背面的一端开设有通孔以及多个限位孔,限位孔沿通孔边缘分布,限位孔与通孔相连通,限位孔的内侧壁固定有限位凸起,通孔上卡接有盖板,保护壳对应本体侧壁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的端头处固定有挤压块,挤压块与本体挤压接触。
优选地,保护壳的内壁固定有垫圈,垫圈与本体的侧壁、底壁以及顶壁挤压接触。
优选地,盖板的侧壁开设有卡槽,盖板通过卡槽卡接在通孔的内壁上。
优选地,盖板远离本体的一端固定有把手。
优选地,螺栓为蝶形螺栓。
优选地,本体的底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与保护壳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支撑板与本体之间设有缓冲层,缓冲层固定在支撑板上。
优选地,通孔对称设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中,先将插线穿过通孔,并将插线与相对应的插线孔进行连接,然后将保护壳套在本体的背面,并拧动螺栓,螺栓则在螺纹孔内运动,从而将挤压块向本体处进行挤压,进而完成保护壳与本体之间的固定,然后用户可将插线依次挤压进入限位孔内,因限位凸起的存在,插线得以被限位孔进行限位,从而防止滑脱,当插线均固定好之后,用户可操作盖板,并将盖板盖卡合在通孔内,卡合过程十分简易,只需要将盖板先与通孔对齐,然后将盖板挤压进入通孔内,此时卡槽得以卡接在通孔的内壁上,从而完成盖板与通孔的固定,至此则完成了结构的固定。在本实用新型中,插线通过限位孔进行固定,从而保证了插线之间的整洁以及条理分明,而设置通孔则为插线的固定提供了较大的操作空间,当插线固定完成后,再通过盖板进行覆盖,从而使得保护壳的背面呈现闭合状态,有效的减少了灰尘进入。
设置垫圈则可保证保护壳与本体之间的密封,从而减少灰尘进入保护壳以及本体背面的插线孔内。
设置卡槽则便于盖板与通孔之间的固定。
设置把手则便于对盖板施力,从而方便对盖板进行安装以及拆卸。
螺栓为蝶形螺栓则便于用户用手拧动,且不需要动用其他工具。
设置支撑板则可平衡本体与保护壳底壁之间的高度,从而使得本体保持平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茂传感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茂传感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06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气工程外露线管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璃纤维棉电缆保护管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