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磨组合泵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8066.2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1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许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新达力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6 | 分类号: | F04B53/16;F04B15/02 |
代理公司: | 44205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伍传松<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泵管 衬套管 本实用新型 耐磨组合 耐磨层 泵车 内壁 混凝土输送 出口方向 可拆卸的 使用寿命 逐渐变小 逐渐增厚 出口端 法兰盘 内螺纹 外螺纹 管内 混凝土 体内 外部 施工 应用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组合泵管,包括泵管本体和设置在泵管本体内的衬套管,所述泵管本体的入口端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外部设有法兰盘,所述泵管本体的出口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泵管本体的半径由入口至出口方向逐渐变小;所述衬套管可拆卸的设置在泵管本体的管内,所述衬套管的内壁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厚度随泵管本体半径变小的方向逐渐增厚。在不改变泵车功率的前提下,提高了混凝土输送的行程,避免因为混凝土无法输送到位而暂停施工;提高了耐磨组合泵管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衬套管可以选择一些成本较低的材料制成,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泵车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泵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磨组合泵管。
背景技术
混凝土输送系统为混凝土泵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包括输送管及其输送管的支撑部件,混凝土沿混凝土输送系统中的输送管将混凝土泥浆输送到预定地点,从而完成远距离的混凝土浇注或灌注作业。
在施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泵车的功率不够,导致泵管内的压力不够,无法将混凝土送到预定的高度,但是一时又难以寻找功率更大的泵车,必然影响施工的周期,提高了施工成本。
泵管内的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在泵管内高速运动,会对泵管的内壁产生较大的摩擦,时间久了导致泵管报废,因此需要定时检查并更换新的泵管,导致维护成本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组合泵管,连接在混凝土输送管的末端,在不改变泵车功率的前提下,可以使得混凝土喷射的更远,同时提高泵管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磨组合泵管,包括泵管本体和设置在泵管本体内的衬套管,所述泵管本体的入口端外部设有法兰盘,所述泵管本体的出口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泵管本体的半径由入口至出口方向逐渐变小;
所述衬套管可拆卸的设置在泵管本体的管内,所述衬套管的内壁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厚度随泵管本体半径变小的方向逐渐增厚。
进一步优化,所述耐磨层由设置在衬套管的内壁的螺旋槽构成,所述螺旋槽从衬套管的入口端延伸至出口端,所述螺旋槽的槽高随泵管本体的半径变小的方向逐渐增高。
进一步优化,在所述螺旋槽的槽内间隔均匀设有挡块,所述挡块的高度和螺旋槽的高度平齐。
进一步优化,所述泵管本体的出料口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的高度和衬套管的管壁厚度相等,出料口端面和衬套管的端面平齐。
进一步优化,所述泵管本体的入口口径和出口口径的比值为2:1-3: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本实用新型的耐磨组合泵管连接在混凝土输送泵管的尾端,由于泵管本体的管径逐渐变小,因此管内混凝土的流速会变快,当混凝土喷出的时候,会获得一个较快的初速度,因此可以喷射的比较远,在不改变泵车功率的前提下,提高了混凝土输送的行程,避免因为混凝土无法输送到位而暂停施工;
针对混凝土对泵管本体的摩擦,将衬套管放置在泵管本体内,隔离了混凝土与泵管本体内壁的接触,从而避免了混凝土对泵管本体内壁的磨损,提高了耐磨组合泵管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衬套管的内壁设有耐磨层,且耐磨层的厚度随管径变小的方向逐渐增厚,进一步的提高了衬套管的使用寿命,因此衬套管可以选择一些成本较低的材料制成,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耐磨组合泵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耐磨组合泵管沿轴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新达力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新达力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80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