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骨式双介质通道热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5613.1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1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斌;魏龙涛;闫格;柏树;颜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真空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1/02 | 分类号: | B01L1/02;B01L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沉 支管 主管 载冷剂 贯通连接 介质出口 介质入口 两侧外壁 热沉结构 双介质 骨式 氮气 本实用新型 温度均匀性 相对设置 导热油 铜翅片 冷热 套接 液氮 对称 隔离 试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骨式双介质通道热沉结构,包括第一介质支管、第二介质支管、铜翅片、第一介质主管、第二介质主管、第一介质入口、第一介质出口、第二介质入口和第二介质出口,所述第一介质主管呈对称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介质主管的相对的两侧外壁上分布贯通连接有第一介质支管,所述第一介质主管的内部套接有第二介质主管,所述第二介质主管相对的两侧外壁上分布贯通连接有第二介质支管;该实用新型,可以根据试验温度范围、精度的不同,向热沉中通入不同的载冷剂,不同载冷剂之间相互隔离,无污染,且热沉温度均匀性高,热沉中既可以通入液氮、冷热氮气,又可以通入导热油载冷剂,使热沉具有多项选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系统中热沉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鱼骨式双介质通道热沉结构。
背景技术
在航天领域中,为保证航天器在太空中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航天器在发射之前都需要在地面做一系列的模拟试验,该任务一般是在可以模拟出太空中冷黑环境的空间环境模拟器中进行的,热沉是其中可以模拟出冷热交变环境的核心设备。现有的热沉升降温方式大都采用向热沉中通载冷剂,通过控制载冷剂的温度来控制热沉温度。
在空间环境模拟试验中,由于试验目的的不同,试验件所要求的的试验温度也往往不同,如电子产品一般要求试验温度在-40℃~+60℃之间,这时可选择导热液作为载冷剂给热沉升降温;当热沉温度需要在-150℃~+150℃之间调节时,一般选择气氮作为循环介质对热沉调温。导热液热沉温度调节区间小,但调温精度高,可快速升降温,节能环保;气氮调温热沉调温范围宽,但需要消耗液氮。热沉一般可分为鱼骨式和夹层式热沉两种,夹层式热沉中也只能通入一种介质给热沉升降温。
现有的双通道热沉采用的是盘绕式双通道结构,可以在一个热沉中实现不同的介质调温,但盘绕式热沉温度均匀性很差,且只能用在尺寸不大于1m的小热沉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骨式双介质通道热沉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鱼骨式双介质通道热沉结构,包括第一介质支管、第二介质支管、铜翅片、第一介质主管、第二介质主管、第一介质入口、第一介质出口、第二介质入口和第二介质出口,所述第一介质主管呈对称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介质主管的相对的两侧外壁上分布贯通连接有第一介质支管,所述第一介质主管的内部套接有第二介质主管,所述第二介质主管相对的两侧外壁上分布贯通连接有第二介质支管,且第二介质支管的一端贯穿于第一介质主管的外部,所述第一介质支管的一端开设有第一介质入口,所述第一介质入口相对一侧的第一介质支管一端开设有第一介质入口,所述第二介质主管相对于第一介质入口一端贯穿于第一介质主管外部的一端开设有第二介质入口,所述第二介质主管相对于第一介质出口一端贯穿于第一介质主管外部的一端开设有第二介质出口,所述第一介质支管和第二介质支管的两侧外壁上分布焊接固定有铜翅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介质支管、第二介质支管、第一介质主管和第二介质主管均为一种不锈钢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介质支管与第二介质支管相互等距依次间隔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铜翅片焊接在第一介质支管和第二介质支管的外壁上,且依次分布第一介质支管和第二介质支管内外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介质主管和第二介质主管的进出口分别与热沉的两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可以根据试验温度范围、精度的不同,向热沉中通入不同的载冷剂,不同载冷剂之间相互隔离,无污染,且热沉温度均匀性高,热沉中既可以通入液氮、冷热氮气,又可以通入导热油载冷剂,使热沉具有多项选择。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真空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兰州真空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56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