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电站竖井式尾水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5138.8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6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乔明秋;王可;李文凯;李贺林;徐爱忠;薛宝臣;叶辉辉;张慧敏;何竹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9/06 | 分类号: | E02B9/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1000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站 竖井 水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电站竖井式尾水渠,包括连接厂房尾水出口的尾水平洞、尾水竖井和位于尾水竖井顶部周边的拦砂坎。尾水平洞水平并排设置,尾水平洞与尾水竖井相连,尾水竖井周边共用一道拦砂坎。所述尾水竖井方向为竖直方向。本实用新型结构布置紧凑,工程投资小;竖井式尾水渠与竖井下游侧拦砂坎相结合,可以彻底解决岸边厂房特别是水轮发电机组吸出高度绝对值较大时反坡式尾水渠的泥沙淤积问题,也避免了反坡式尾水渠周边设置拦砂坎过多侵占河道断面积,影响行洪的不安全因素,同时拦砂坎可兼做施工期围堰使用。适用范围广,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经济优越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站尾水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水电站竖井式尾水渠结构。
背景技术
尾水渠是将水电站发电尾水从尾水管或尾水隧洞出口排至下游河道的渠道。尾水管或尾水隧洞出口底板低于其后河床高程,一般采用反坡式尾水渠连接,反坡坡比由渠底地基条件确定,岩基坡比一般为1:3~1:4,非岩基一般为1:4~1:5。
为避免水轮发电机组产生气蚀,保证机组稳定运行,尾水管出口高程需位于尾水位以下足够的深度,尾水管出口与尾水渠末端存在较大的高差,一般采用反坡式尾水渠与河道衔接,渠底反坡坡比较缓,尾水渠长度较长。
反坡式尾水渠由于长度较长,尾水管出口与尾水渠末端高差较大,运行期泥沙易在尾水渠内淤积,往往在尾水渠周边设置拦砂坎解决泥沙淤积问题,但会过多侵占河道行洪断面,影响河道行洪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布置紧凑、对河道行洪影响小、适用范围广的水电站竖井式尾水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电站竖井式尾水渠,包括连接厂房尾水出口的尾水平洞、与尾水平洞连接的尾水竖井和位于尾水竖井顶部周边的拦砂坎。
所述尾水平洞为水平并排设置的多个,尾水竖井为竖直并排设置的多个,每个尾水平洞与一个尾水竖井相连,并排设置的多个尾水竖井共用一道拦砂坎。
所述尾水竖井方向为竖直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布置紧凑,工程投资小;竖井式尾水渠与竖井下游侧拦砂坎相结合,可以彻底解决岸边厂房特别是水轮发电机组吸出高度绝对值较大时反坡式尾水渠的泥沙淤积问题,也避免了反坡式尾水渠周边设置拦砂坎过多侵占河道断面积,影响行洪的不安全因素,同时拦砂坎可兼做施工期围堰使用。适用范围广,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经济优越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电站竖井式尾水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电站竖井式尾水渠,包括连接厂房尾水出口的尾水平洞1、与尾水平洞1连接的尾水竖井2和位于尾水竖井顶部周边的拦砂坎3。
所述尾水平洞1为水平并排设置的多个,尾水竖井2为竖直并排设置的多个,每个尾水平洞1与一个尾水竖井2相连,并排设置的多个尾水竖井2共用一道拦砂坎3。
优选,所述尾水竖井2方向为竖直方向。
如图2所示,尾水平洞1由尾水平洞顶板12、尾水平洞底板13、尾水平洞隔墙14、尾水平洞侧墙11组成。如图3所示,尾水竖井2由尾水竖井侧墙22、尾水竖井隔墙23和尾水竖井端墙21组成。
发电尾水经过竖井式尾水渠的尾水平洞1、尾水竖井2、拦砂坎3后进入河道。
所述尾水竖井2的方向为竖直方向,布置紧凑,减少尾水渠开挖及尾水渠护坡工程量,侵占河道行洪断面小,保证河道行洪安全,适用范围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51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