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用内窥镜冲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4607.4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2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薛凯;王宗贵;赵胤;杨景朴;程金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8B3/02 | 分类号: | B08B3/02;B08B1/02;B08B13/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冉昕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洗装置 支架 水箱 水泵 水管 空腔结构 吸引装置 通孔 内窥镜 喷头 喷水管 刮板 连通 本实用新型 内空腔结构 底部连通 镜头冲洗 喷头设置 支架空腔 上端 冲洗 医护 镜头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用内窥镜冲洗装置,包括支架、冲洗装置和吸引装置,冲洗装置和吸引装置分别与支架连通,支架内部为空腔结构,支架上端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一凹槽,第一通孔与空腔结构连通,刮板设置在空腔结构中部,刮板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冲洗装置包括第一水箱、第一水泵、第一水管和喷头,喷头设置在支架空腔结构底部,第一水箱通过第一水泵和第一水管与喷头连接,喷头上设置有多个喷水管,吸引装置包括第二水箱、第二水泵和第二水管,第二水箱通过第二水泵和第二水管与支架内空腔结构底部连通,多个喷水管同时对镜头进行冲洗确保镜头冲洗的干净,不影响后续手术的进行,节约了时间且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一种耳鼻喉用内窥镜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鼻咽喉内窥镜是借助内窥镜的良好的照明,将传统的破环形手术转变成为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基础上,保留鼻腔及副鼻窦正常结构,形成良好的引流和通气,运用耳鼻喉内窥镜可以使鼻腔、鼻窦黏膜的形态和功能保持正常,到目前为至,耳鼻喉内窥镜的应用已扩宽到耳、鼻、咽、候、头、颈等研究领域,同时利用耳鼻喉内窥镜进行耳鼻喉疾病的治疗,可以降低手术后的复发率。
但是现有技术中,在使用鼻咽喉内窥镜对患者进行手术时,鼻咽喉内窥镜前端的镜头极易粘上血液,导致镜头看不清,需要终止手术,这时需要医务人员用注射器对鼻咽喉内窥镜的镜头进行多次冲洗,但是由于注射器容量小和针头较细,导致冲洗的流量和喷出的压力均较小,致使鼻咽喉内窥镜的镜头冲洗不净,况且用注射器对鼻咽喉内窥镜的镜头冲洗时容易导致冲洗的液体和镜头上的血液溅在地上,造成污染,可能引发菌病的传播,并且这种方式冲洗时间长还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使用鼻咽喉内窥镜对患者进行手术时,鼻咽喉内窥镜前端的镜头极易粘上血液,导致镜头看不清,需要终止手术,这时需要医务人员用注射器对鼻咽喉内窥镜的镜头进行多次冲洗,但是由于注射器容量小和针头较细,导致冲洗的流量和喷出的压力均较小,致使鼻咽喉内窥镜的镜头冲洗不净,况且用注射器对鼻咽喉内窥镜的镜头冲洗时容易导致冲洗的液体和镜头上的血液溅在地上,造成污染,可能引发菌病的传播,并且这种方式冲洗时间长还费力,而提供一种耳鼻喉用内窥镜冲洗装置。
一种耳鼻喉用内窥镜冲洗装置,包括支架、冲洗装置和吸引装置,冲洗装置和吸引装置分别与支架连通;
支架内部为空腔结构,支架上端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一凹槽,第一通孔与空腔结构连通,刮板设置在空腔结构中部;
刮板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
冲洗装置包括第一水箱、第一水泵、第一水管和喷头,喷头设置在支架空腔结构底部,第一水箱通过第一水泵和第一水管与喷头连接;
第一水箱上设置有注水口;
喷头上设置有多个喷水管;
吸引装置包括第二水箱、第二水泵和第二水管,第二水箱通过第二水泵和第二水管与支架内空腔结构底部连通;
第二水箱上设置有排水口。
优选的,所述的刮板为海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46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冰清洗机
- 下一篇:一种3D玻璃生产用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