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的水冷式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4280.0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7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葛良鹏;张扬;储伟;马志涛;范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核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22 | 分类号: | B22F3/22 |
代理公司: | 11384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郑青松<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312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腔 预热腔 冷却水 金属粉末注射 成型 水冷式模具 工件冷却 包覆 本实用新型 冷却进水管 冷却方式 冷水预热 外侧设置 不均匀 隔板隔 上表面 转接管 预热 腔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的水冷式模具,包括型模,所述型模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的型腔,所述型模内还设置有冷却腔和预热腔,冷却腔包覆于型腔的外侧,预热腔包覆于冷却腔的外侧,预热腔与冷却腔之间通过隔板隔开。该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的水冷式模具,通过在冷却腔的外侧设置预热腔,先向预热腔内通入冷水预热,预热后的水通过转接管由冷却进水管流入到冷却腔内对型腔内的工件冷却,该种冷却方式避免了直接将冷却水通入冷却腔内而导致的工件冷却不均匀的现象,同时该种方式亦增加了冷却水在型模内的流程,使冷却水与型模的接触比较充分,达到了对冷却水充分利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注射成型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的水冷式模具。
背景技术
金属注射成形是一种将金属粉末与其粘结剂的增塑混合料注射于模型中的成形方法。它是先将所选粉末与粘结剂进行混合,然后将混合料进行制粒再注射成形所需要的形状。聚合物将其粘性流动的特征赋予混合料,而有助于成形、模腔填充和粉末装填的均匀性。成形以后排除粘结剂,再对脱脂坯进行烧结。有的烧结产品还可能要进行进一步致密化处理、热处理或机加工。烧结产品不仅具有与塑料注射成形法所得制品一样的复杂形状和高精度,而且具有与锻件接近的物理、化学与机械性能。该工艺技术适合大批量生产小型、精密、三维形状复杂以及具有特殊性能要求的金属零部件的制造。
成型模具在金属注射成型中尤为关键,通过不同的成型模具可制成不同的工件,一般的铸造模具等浇铸液注入模具内,然后等液体慢慢冷却成型后,将产品取出。这样整个过程比较花时间,效率比较低。故目前部分企业在模具的模腔外侧包覆设置水冷通道对工件冷却,但直接将向模具的水冷通道内通入冷水会导致冷却通道进水口处的水与工件之间的温差较大,使工件的冷却不均衡,影响粉末冶金件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的水冷式模具,解决了水冷模具对粉末冶金件冷却不均衡,影响工件品质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的水冷式模具,包括型模,所述型模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的型腔,所述型模内还设置有冷却腔和预热腔,冷却腔包覆于型腔的外侧,预热腔包覆于冷却腔的外侧,预热腔与冷却腔之间通过隔板隔开。
所述型模的左侧面设置有冷却进水管和预热出水管,预热出水管的一端与预热腔的顶部连通,冷却进水管位于预热出水管的下方,并且冷却进水管的一端穿过预热腔后与冷却腔的底部连通,冷却进水管与预热出水管远离型模的一端之间通过转接管连接;
所述型腔的右侧面设置有冷却出水管和预热进水管,所述冷却出水管的一端与冷却腔的顶部连通,预热进水管位于冷却出水管的下方,并且预热进水管的一端与预热腔的底部连通。
进一步限定,所述预热腔的底面与隔板的底面之间以及冷却腔的顶部与隔板的上表面之间均一体成型有等距离设置的支条。
进一步限定,所述冷却进水管、预热出水管、冷却出水管和预热进水管远离型模的一端均设置有外螺纹。
进一步限定,所述转接管为U形管,转接管的两端均套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水管转接头,转接管的两端分别通过水管转接头与预热出水管和冷却进水管上的外螺纹连接。
该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的水冷式模具,通过在冷却腔的外侧设置预热腔,先向预热腔内通入冷水预热,预热后的水通过转接管由冷却进水管流入到冷却腔内对型腔内的工件冷却,该种冷却方式避免了直接将冷却水通入冷却腔内而导致的工件冷却不均匀的现象,同时该种方式亦增加了冷却水在型模内的流程,使冷却水与型模的接触比较充分,达到了对冷却水充分利用的目的,通过将冷却水由低处的预热进水管和冷却进水管通入,并由较高处的预热出水管和冷却出水管流出,亦增大了冷却水的行程,大大提高了冷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核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核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42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废气处理功能的脱脂炉
- 下一篇:一种MIM成型的快速混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