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废气处理功能的脱脂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4278.3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7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葛良鹏;张扬;储伟;马志涛;范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核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22 | 分类号: | B22F3/22;B22F3/10;B01D53/78;B01D53/18;B01D47/02 |
代理公司: | 11384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郑青松<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312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箱 炉体 废气 本实用新型 废气处理 顶盖 脱脂炉 分流 横管 托架 杂物 叶轮 底部连通 顶部设置 碱性溶液 转轴转动 出气管 导气管 排气管 排液管 外侧面 卡合 喷出 吸收 焊接 连通 溶解 架设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废气处理功能的脱脂炉,包括炉体,炉体一侧顶部的右侧安装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排气管,所述炉体的右侧焊接有托架,托架上架设有处理箱,处理箱的外侧面设置有与其内腔底部连通的排液管,处理箱的顶部设置有顶盖,顶盖底部的卡条与处理箱的内侧卡合。该具有废气处理功能的脱脂炉,将炉体的废气通过导气管通入到横管内,并由横管顶部的多个出气管分流喷出,以起到分流的作用,分流出的气流向上吹起带动叶轮沿转轴转动,进而带动处理箱内的碱性溶液流动,以起到对废气以及废气内杂物充分溶解吸收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对废气内的杂物的吸收彻底,同时清理比较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脂炉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废气处理功能的脱脂炉。
背景技术
金属注射成形是一种将金属粉末与其粘结剂的增塑混合料注射于模型中的成形方法。它是先将所选粉末与粘结剂进行混合,然后将混合料进行制粒再注射成形所需要的形状。聚合物将其粘性流动的特征赋予混合料,而有助于成形、模腔填充和粉末装填的均匀性。成形以后排除粘结剂,再对脱脂坯进行烧结。有的烧结产品还可能要进行进一步致密化处理、热处理或机加工。烧结产品不仅具有与塑料注射成形法所得制品一样的复杂形状和高精度,而且具有与锻件接近的物理、化学与机械性能。该工艺技术适合大批量生产小型、精密、三维形状复杂以及具有特殊性能要求的金属零部件的制造。
脱脂炉即金属粉末注射成型工艺中排除粘结剂的设备,脱脂炉是一种采用加热方法使工件表面的粘结剂、油脂等挥发和燃烧而除去的机械设备,脱脂炉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脱脂废气污染物。该废气污染物颗粒物含量高,目前对脱脂炉废气处理的方式大多为采用高温焚烧处理,其净化效果不是理想。部分设备采用将废气通入到碱性溶液中吸收处理,但传统对废气的吸收不彻底,吸收程度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废气处理功能的脱脂炉,解决将脱脂炉尾气处理装置对尾气的吸收不够彻底,吸收程度不够理想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废气处理功能的脱脂炉,包括炉体,炉体一侧顶部的右侧安装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排气管,所述炉体的右侧焊接有托架,托架上架设有处理箱,处理箱的外侧面设置有与其内腔底部连通的排液管,处理箱的顶部设置有顶盖,顶盖底部的卡条与处理箱的内侧卡合,顶盖上设置有与处理箱内腔连通的出气管和进液管。
所述顶盖的中部插接有导气管,导气管的顶端与排气管远离炉体的一端连接,导气管的底端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横管,横管的两端为封闭结构,横管的上表面等距离设置有支架,每个支架的顶部均通过转轴安装有叶轮,所述横管的上表面等距离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出气口,并且所述出气口位于叶轮下方的一侧。
进一步限定,所述顶盖与导气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对顶盖与导气管之间起到了密封的作用。
进一步限定,所述卡条外侧面的凹槽内套设有密封条,对顶盖与处理箱之间起到了密封的作用。
进一步限定,所述排液管为L形,排液管的进液端与处理箱内腔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通过排液管的L形设计,以及进液端与处理箱内腔底面之间的间隙,可防止固体颗粒从排出,防止内发生堵塞。
进一步限定,所述横管的底部与处理箱内腔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横管与处理箱内腔底面之间的间隙用于对溶液内沉积的固体杂质沉积。
进一步限定,所述排气管与导气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止逆管,止逆管的直径大于排气管和导气管的直径,并且排气管远离炉体的一端与止逆管的顶部连接,导气管的顶端与止逆管的底端连接,导气管顶端的延长部贯穿止逆管的底端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延长部的底端外侧等距离开设有通孔在排气管与导气管之间设置止逆管,可防止处理箱内的溶液倒流至排气管内,对排气管起到了防护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核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核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42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