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加热器的双轴搅拌溶解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3982.7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0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乃仁;陈易晖;马雪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德士加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26 | 分类号: | B01F7/26;B01F15/06;B01F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吴向青 |
地址: | 246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解釜 本实用新型 带加热器 双轴搅拌 内筒壁 外筒壁 筒体 第一搅拌装置 加热器 变频调速器 搅拌装置 驱动电机 上端 研磨 粉体 击碎 装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加热器的双轴搅拌溶解釜,包括溶解釜筒体、溶解釜盖、第一搅拌装置、第一变频调速器、第一驱动电机、第二搅拌装置、第二变频调速器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溶解釜筒体包括溶解釜外筒壁、溶解釜内筒壁和加热器,所述溶解釜内筒壁设在溶解釜外筒壁的内侧,所述加热器设在溶解釜外筒壁与溶解釜内筒壁形成的内部空间内;所述溶解釜盖装配于溶解釜筒体的上端;所述溶解釜盖上设有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加热器的双轴搅拌溶解釜,粉体本身颗粒更易被击碎,提升研磨效果,缩短搅拌所需时间以及降低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加热器的双轴搅拌溶解釜。
背景技术
目前化工生产中经常采用的是一般搅拌叶进行分散,但这过程中要让粉体与溶剂互溶需要大量时间。溶解装置通常是由溶解釜内的搅拌轴和搅拌桨组成,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桨对物料进行搅拌使其溶解。由于普通的溶解釜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大量原料均匀地混合完,往往存在物料溶解不充分的现象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溶解釜工作过程中,加速粉体与溶剂相混合之效率,缩短工作时间以及节约电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带加热器的双轴搅拌溶解釜,包括溶解釜筒体、溶解釜盖、第一搅拌装置、第一变频调速器、第一驱动电机、第二搅拌装置第二变频调速器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溶解釜筒体)包括溶解釜外筒壁、溶解釜内筒壁和加热器,所述溶解釜内筒壁设在溶解釜外筒壁的内侧,所述加热器设在溶解釜外筒壁与溶解釜内筒壁形成的内部空间内;所述溶解釜盖装配于溶解釜筒体的上端;所述溶解釜盖上设有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搅拌装置的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第一变频调速器的一端连接,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搅拌装置的第一搅拌器,所述第一变频调速器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二搅拌装置的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与第二变频调速器的一端连接,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搅拌装置的第二搅拌器,所述第二变频调速器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中溶解釜内筒壁的下端与溶解釜外筒壁的下端对接,溶解釜内筒壁的上端与溶解釜外筒壁的上端齐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溶解釜外筒壁为“U”型结构,所述溶解釜内筒壁为管状结构,直径比溶解釜外筒壁小50~80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溶解釜筒体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贯穿溶解釜外筒壁与溶解釜内筒壁,与溶解釜内筒壁内部空间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中进料口离溶解釜筒体的顶部尺寸为40~60mm,并从溶解釜外筒壁上突出100~120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溶解釜筒体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溶解釜外筒壁的圆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搅拌器包括第一搅拌器主体,第一搅拌器主体水平设置,在其两端竖直方向上焊接有相同直径的第一搅拌器加强器,第一搅拌器加强器竖直方向上中心通过第一搅拌器主体的圆心;
所述第二搅拌器包括第二搅拌器主体,第二搅拌器主体水平设置,在其两端竖直方向上焊接有相同直径的第二搅拌器加强器,第二搅拌器加强器竖直方向上中心通过第二搅拌器主体的圆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溶解釜外筒壁与溶解釜内筒壁形成的内部空间中设有导热油,加热器浸没在导热油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传动轴的长度为第一传动轴的长度的5/4~4/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搅拌器与第二搅拌器长度相等,为溶解釜筒体直径的1/4~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德士加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德士加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39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用种子农药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涂料快速分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