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辅助起模的模具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62228.1 | 申请日: | 2019-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5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强;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富华铸锻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7/04 | 分类号: | B22C7/04;B22C9/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潘桂生 |
| 地址: | 529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部件 模具结构 本实用新型 辅助起模 模具本体 凹槽处 粘砂 铸件 模样 砂眼 拔模斜度 模具凹槽 造型过程 紧实率 浇注 起模 砂型 鼠尾 脱模 蓄能 圆角 挤压 铸造 释放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辅助起模的模具结构,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模样,每个所述模样上具有至少一个凹槽,每个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弹性部件。本实用新型模具结构,在模具凹槽处设置弹性部件,不需要加大凹槽处的拔模斜度与铸造圆角,利用造型过程中型砂的挤压造成弹性部件蓄能,在起模的过程中弹性部件释放能量,从而保证砂型正常脱模。并且该凹槽处型砂紧实率实际增加,后期在浇注过程中,产品铸件不易冲砂、粘砂,大幅减少了产品铸件的砂眼、鼠尾和粘砂等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辅助起模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产品在铸造时,首先制作出模具,然后在模具中注入型砂从而形成型腔,再在型腔中浇注液态金属,进而形成铸件产品。
对于一些具有凹槽部位的模具结构,如汽车的制动鼓模具,请参阅图1,其为汽车制动鼓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利用模具形成型腔时,孔型凹槽A处较不容易起模。
目前,往往采用在凹槽部位增加拔模斜度、加大圆角或增加排气塞的方式。然而,增加拔模斜度会加大铸件的尺寸偏差,加大圆角会造成铸件飞边较厚大,而排气塞经常堵塞,需要定期清理。这样就无形的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凹槽处能够正常起模的模具结构,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够辅助起模的模具结构,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模样,每个所述模样上具有至少一个凹槽,每个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弹性部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模具结构,在模具凹槽处设置弹性部件,不需要加大凹槽处的拔模斜度与铸造圆角,利用造型过程中型砂的挤压造成弹性部件蓄能,在起模的过程中弹性部件释放能量,从而保证砂型正常脱模。并且该凹槽处型砂紧实率实际增加,后期在浇注过程中,产品铸件不易冲砂、粘砂,大幅减少了产品铸件的砂眼、鼠尾和粘砂等缺陷。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孔型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件为橡胶半球,所述橡胶半球的球面朝向所述孔型凹槽的槽口。凹槽的孔型对应橡胶半球的半球型,弹性部件设定为橡胶半球,弹性较好也较为轻便。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半球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部中心位置。将橡胶半球设置于凹槽的底部中心位置,使得各处吃砂量相同,受力变化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半球的球面与所述凹槽侧壁的间距大于8mm。橡胶半球与凹槽侧壁应有一定间距,以保证吃砂量,起模时,砂型才不容易破损。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半球通过胶水粘固在所述凹槽的底部。通过胶水粘接固定,较为方便快捷。
更进一步地,所述模具本体为制动鼓模具本体。
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制动鼓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橡胶半球的装配位置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橡胶半球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A-孔型凹槽、10-制动鼓模具本体、20-模样、30-橡胶半球、40-型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富华铸锻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富华铸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22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加型砂紧实率的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止脱模的铸造模具定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