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氧型异形高导铜丝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1702.9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9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金成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萧山金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5/16 | 分类号: | H01R25/16;H01R13/02;H01R4/02;H01R13/502;H01R13/72;H01B1/02;H01B7/28;H01B7/08;H01B7/42;H05K7/20;H01M2/20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线本体 铜丝 异形 圆弧连接 电控 高导 本实用新型 导线固定槽 表面固定 绝缘护套 低阻 导线缠绕 低阻导体 电机连接 圆台连接 铜线 大电流 通风槽 锡焊孔 粗的 紧贴 电池 部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氧型异形高导铜丝,包括方形铜线本体和绝缘护套,所述方形铜线本体的表面与绝缘护套的固定连接,方形铜线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低阻连接块,并且低阻连接块的形状为矩形,方形铜线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弧连接块,圆弧连接块表面的中间开设有通风槽,本实用新型涉及铜丝技术领域。该抗氧型异形高导铜丝,通过方形铜线本体、圆弧连接块、连接锡焊孔和低阻导体块使得异形铜线可以较为方便的将电控与电池、电机连接,例如圆台连接块表面的导线固定槽可以将较粗的导线缠绕在导线固定槽内,并且能够通过自身较大的横截面满足大电流的要求,并且因为自身设计为长方体,使得其可以较为紧贴电控部署在电控周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氧型异形高导铜丝。
背景技术
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各不相同,通常银的导电性最好,其次是铜和金。固体的导电是指固体中的电子或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远程迁移,通常以一种类型的电荷载体为主,如:电子导体,以电子载流子为主体的导电;离子导电,以离子载流子为主体的导电;混合型导体,其载流子电子和离子兼而有之。除此以外,有些电现象并不是由于载流子迁移所引起的,而是电场作用下诱发固体极化所引起的,例如介电现象和介电材料等。
现实工业生产中往往需要很多大电流的导线,例如工业叉车的电控装置,电控表面通过电流往往能够达到48A以上,如果采用普通铜丝作为电控与电池的连接导体,普通铜丝通过大电流的则会产生较为严重发热的问题,普通的异形铜线不易与不同型号的电控连接,通用性较差,并且如果采用普通圆形铜丝紧贴普通方形电控部署,因为在圆形铜丝表面打孔较为困难,所以圆形铜丝不易打孔并通过导电螺丝固定,因此急需一种满足需求的高导异形铜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氧型异形高导铜丝,解决了普通铜丝通过大电流的则会产生电阻过大铜丝发热,普通异形铜线不易与不同型号电控连接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抗氧型异形高导铜丝,包括方形铜线本体和绝缘护套,所述方形铜线本体的表面与绝缘护套的固定连接,所述方形铜线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低阻连接块,并且低阻连接块的形状为矩形,所述方形铜线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弧连接块,所述圆弧连接块表面的中间开设有通风槽,所述圆弧连接块的表面开设有连接锡焊孔,所述方形铜线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圆台连接块,所述圆台连接块的表面开设有导线固定槽,所述方形铜线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低阻导体块,所述低阻导体块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扩展块,所述扩展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稳定块,所述稳定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体连接环。
优选的,所述方形铜线本体包括基础导电铜体,所述基础导电铜体的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导电镀银层,所述导电镀银层的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抗氧化层。
优选的,所述方形铜线本体的外形为扁平形状长方体,所述通风槽的形状为圆柱形。
优选的,所述连接锡焊孔设置为均匀分布在圆弧连接块的表面,所述稳定块均匀分布在扩展块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圆台连接块直径较小的一侧与方形铜线本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层材质为金属锡。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氧型异形高导铜丝。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萧山金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萧山金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17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触式电池充电机构及换电柜
- 下一篇:汇流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