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维修用起落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9518.0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6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6F3/46 | 分类号: | B66F3/46;B66F3/4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周正辉 |
地址: | 312088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机构 起落架 汽车维修 维修 维修过程 车尾 车头 底座 本实用新型 单独控制 工作效率 前后对齐 升降装置 驱动源 舒适性 维修车 工作台 底盘 平视 汽车 升降 体力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维修用起落架。该汽车维修用起落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工作台。还包括驱动源和两个升降机构,两个升降机构前后对齐的设置在工作台上且两个升降机构可单独控制升降。该汽车维修用起落架,通过设置的两个升降机构,分别控制车头和车尾的高度,这样可以方便将汽车倾斜,方便人员维修车底盘,维修人员不在需要像现有升降装置那样,需要在长时间维修过程中仰头进行操作,尤其是通过两个升降机构的各自独立,可以根据维修人员的需要,对车头或者车尾进行上升和下降,实现对汽车的平视维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的舒适性,节省了维修人员的体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维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维修用起落架。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便于对汽车底部进行检修,通常采用地沟或液压升降台架两种设施来将汽车升高。前者虽然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是维修人员在维修时极为不便,需钻入沟底仰面进行检修,长期工作对维修人员的身体伤害极大。
然而传统的液压升降架虽然可以将汽车抬到比人高的高度,使得人们不必躺在地面上维修,但是在检修过程中,工作人员常常需要长时间的仰面维修,对于人员的颈椎造成很大的压力,容易对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而且仰面维修也使得车底的污物极容易滴落到人员的口鼻眼中,给维修人员的日常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分别调节汽车前端和后端高度的汽车维修用起落架。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汽车维修用起落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工作台。还包括驱动源和两个升降机构,两个升降机构前后对齐的设置在工作台上且两个升降机构可单独控制升降。所述驱动源位于升降机构的侧面且能够驱动其中一个升降机构沿着工作台长度方向上进行移动。还包括多个用于固定汽车轮胎的固定组件。多个固定组件分别设置在两个升降机构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和两个分别铰接在固定座的前侧和后侧的挡板。所述升降机构通过支杆与固定座相连。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两个挡板位置的横杆。两个挡板通过横杆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两个外壳、旋转杆、两个侧齿齿轮、两个螺纹杆、两个设置在螺纹杆上的齿轮和两个螺纹配合在螺纹杆上的螺纹座。两个外壳横向对称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螺纹杆竖直设置在外壳内,所述电机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旋转杆一端与电机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依次穿过外壳、工作台并延伸至另一个外壳的内部。两个侧齿齿轮分别设置在两个外壳内并套接在旋转杆表面。所述齿轮与侧齿齿轮啮合。所述螺纹座通过支杆与固定组件相连。
优选的,两个固定组件对称设置在两个外壳的内侧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材质为钢材且顶部铺设有橡胶,所述固定座的中间设置有放置轮胎的凹槽。
优选的,还包括斜面座,所述斜面座设置在底座的正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维修用起落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汽车维修用起落架,通过设置的两个升降机构,分别控制车头和车尾的高度,这样可以方便将汽车倾斜,方便人员维修车底盘,维修人员不在需要像现有升降装置那样,需要在长时间维修过程中仰头进行操作,尤其是通过两个升降机构的各自独立,可以根据维修人员的需要,对车头或者车尾进行上升和下降,实现对汽车的平视维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的舒适性,节省了维修人员的体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常态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未经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95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