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RFID天线自动找零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8783.7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7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齐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63/00 | 分类号: | A47B63/00;A47B97/00;F16M13/02;F16M11/04;G06K1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9 | 代理人: | 丁秀华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rfid 天线 自动 找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RFID天线自动找零层装置,包括固定结构、RFID芯片以及RFID识别器,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框、若干个固定吸盘以及弹性固定架,固定吸盘通气口共同连通有泄放腔体,泄放腔体固定安装在固定框内底面上,泄放腔体后侧设有排气管,排气管内设有排气腔,排气腔顶部设有密封圈,排气腔内还设有密封球,密封球底部与排气腔底面之间连接有密封弹簧,密封球顶部安装有排气杆,排气杆与排气管内壁滑动接触,RFID识别器包括RFID读写器以及与RFID读写器连接的天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便捷地进行RFID识别器的安装,大大提升了该装置的安装效率,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档案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RFID天线自动找零层装置。
背景技术
RFID(射频)实时监控型智能档案管理系统是基于RFID(射频)技术研制开发的最新产品,也是目前国内最为先进的档案管理系统。该档案管理系统不需要人工在上位机(电脑)上作任何登记记录,也不需借助另外的读写设备,时刻监控档案的取出、放回及位置信息,并在上位机上更新相关信息及自动保 存,实时更新库房盘点记录;上位机上对这些操作自动记录操作时间备查。它弥补了条形码自动盘库与RFID自动盘库这两种管理系统必须人工在上位机(计算机)上对操作做登记记录或盘库才能更新库房盘点记录的不足,具有库存档案管理规范、档案状态实时监控、实时盘点速度快、准确率高的优点。其硬件系统基于高可靠PLC搭建而成,人机界面采用10.2彩色液晶显示触摸屏。并采用局域网进行全系统联网。具有显示内容丰富,操作简单的特点。盘点在柜档案准确率达到100%。
但是现有的用于智能档案管理系统中的自动找零装置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对RFID识别器进行固定安装,由于采用螺丝等连接件进行安装,不便于进行安装和拆卸,同时还需要在档案柜上进行打孔,影响档案柜后期的美观,存在一定的缺陷。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RFID天线自动找零层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RFID天线自动找零层装置,目的在于能够快速便捷地实现对RFID识别器的安装,提升RFID识别器的安装效率,同时还方便拆卸。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RFID天线自动找零层装置,包括固定结构、粘贴在档案存物斗上的RFID芯片以及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固定结构上的RFID识别器,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框、设置在所述固定框底面上的若干个固定吸盘以及卡接在所述固定框前侧的弹性固定架,所述固定吸盘通气口共同连通有泄放腔体,所述泄放腔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框内底面上,所述泄放腔体后侧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设有排气腔,所述排气腔顶部固定设有密封圈,所述排气腔内还活动设有密封球,所述密封球底部与所述排气腔底面之间连接有密封弹簧,所述密封球顶部安装有排气杆,所述排气杆与所述排气管内壁滑动接触,且所述排气杆顶部穿出所述排气管顶端,所述RFID识别器包括RFID读写器以及与所述RFID读写器信号连接的天线。
优选地,上述利用RFID天线自动找零层装置中,所述排气杆前侧设有隔离防护板,所述隔离防护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框内壁上。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设置隔离防护板,避免了误操作按下排气杆而导致外部空气进入到固定吸盘内,防止了固定框从档案盒上滑落。
优选地,上述利用RFID天线自动找零层装置中,所述隔离防护板前侧面上设有缓冲防护垫。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设置缓冲防护垫,能够减小RFID识别器与隔离防护板之间的磨损。
优选地,上述利用RFID天线自动找零层装置中,所述泄放腔体上表面也设有缓冲防护垫,所述固定框左右侧面上设有散热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齐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齐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87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坯生产中的托辊精确调高辅助支承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脑灌注CT扫描用推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