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纸化通关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8473.5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2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石宇;申皓;罗代建;周祥东;程俊;陈嘉翼;刘鹏程;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6K9/00;G06Q50/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尹丽云 |
地址: | 4007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脸识别 人脸 机场安检 通关系统 登机 复核 无纸化 本实用新型 全流程 安检 优化资源配置 差错率 安全裕度 廊桥通道 满意度 旅客 员工 机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慧机场安检全流程无纸化通关系统,包括人证合一自助通关子系统、人证票合一自助通关子系统、安检人脸复核子系统、登机自助通关子系统、登机人脸复核子系统和人脸识别子系统;人证合一自助通关子系统与所述人脸识别子系统连接;所述人证票合一自助通关子系统与人脸识别子系统连接;所述安检人脸复核子系统与人脸识别子系统连接,登机自助通关子系统与所述人脸识别子系统连接;所述登机人脸复核子系统,设置于机场廊桥通道中,与所述人脸识别子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慧机场安检全流程无纸化通关系统能够有效提升机场安检的安全裕度、降低人为差错率、减轻员工工作强度、改善旅客满意度、优化资源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场安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纸化通关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乘飞机出行以节省时间。登机时,机场入口通道处人员较多,秩序较混杂,传统的人工安检及身份核对工作“以人工为主”,安检人员数量多,员工工作强度大,人工搜身、开箱检查等安检方式容易导致旅客对目前安检流程的满意度不高。而且一些不法分子冒用他人身份证件混进入口通道从而登机。现有的这种通过人工进行身份核对、识别的方法,容易因个体差异而造成错误识别,同时操作过程慢、效率较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存在较大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纸化通关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纸化通关系统,包括人证合一自助通关子系统、人证票合一自助通关子系统、安检人脸复核子系统、登机自助通关子系统、登机人脸复核子系统和人脸识别子系统;
所述人证合一自助通关子系统,设置于机场入口,与所述人脸识别子系统连接;
所述人证票合一自助通关子系统,设置于机场安检口,与所述人脸识别子系统连接;
所述安检人脸复核子系统,设置于机场安检通道中,与所述人脸识别子系统连接;
所述登机自助通关子系统,设置于机场登机口,与所述人脸识别子系统连接;
所述登机人脸复核子系统,设置于机场廊桥通道中,与所述人脸识别子系统连接。
可选地,所述人证合一自助通关子系统包括第一人脸检测模块、第一身份标识获取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一驱动模块,所述人脸识别子系统包括第一比对模块;
所述第一人脸检测模块、第一身份标识获取模块、所述第一比对模块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人脸检测模块至少包括一摄像头,第一身份标识获取模块至少包括一读卡器,所述驱动模块至少包括一电机,所述摄像头、所述读卡器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电机连接。
可选地,所述人证票合一自助通关子系统包括第二人脸检测模块、第二身份标识获取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所述人脸识别子系统包括第二比对模块;
所述第二人脸检测模块、第二身份标识获取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第二驱动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人脸检测模块至少包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身份标识获取模块至少包括一读卡器,所述第二驱动模块至少包括一电机,所述摄像头、所述读卡器分别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第二控制模块与电机连接。
可选地,所述安检人脸复核子系统包括第三人脸检测模块、第三控制模块、第三驱动模块和触发信号采集模块,所述人脸识别子系统包括第三比对模块;
所述触发信号采集模块、第三人脸检测模块分别与第三控制模块连接,第三人脸检测模块与第三比对模块连接,第三比对模块与第三控制模块连接,第三控制模块与第三驱动模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84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