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腰椎管内骨折块复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7661.6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8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敖俊;季文军;曾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 |
代理公司: | 50217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成艳 |
地址: | 563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抵持杆 骨折块 矫正杆 延伸杆 复位器 复位头 把手 骨折块复位 复位过程 医疗用具 移动复位 胸腰椎 作用面 管内 术后 椎板 并发症 脊柱 切除 吻合 移动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的一种胸腰椎管内骨折块复位器,包括把手和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把手上,延伸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头,所述复位头包括抵持杆和矫正杆,所述抵持杆与矫正杆一端固定,抵持杆与矫正杆的作用面形成80~95度夹角本方案中的复位器能够很好的与骨折块吻合,在对骨折块移动复位时能够避免复位过程中骨折块移动。2、使用该复位器,是以小开窗为基础,并不需要切除单侧或双侧的椎板,这样不仅能减少对伤椎的破坏,有助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而且能够减少术后远期并发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腰椎管内骨折块复位器。
背景技术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严重的脊柱损伤,常常伴有突入椎管内的骨折块压迫脊髓造成神经损伤。对于该病的治疗手段之一便是通过手术,复位椎管内的骨折块,解除对脊髓的压迫。目前临床上的骨折块复位器械有“L”型复位器、“C”形复位器及圆弧型复位器等。但是使用以上复位器会存在这以下弊端,第一,使用时需要切除单侧椎板或椎板全切才能进入椎管内,这样不仅会破坏椎体后柱的稳定性,造成脊柱后凸畸形,而且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久及出血量多;第二,术中需要先分离硬膜囊跟骨折块然后再将复位器与骨折块贴合,这样增加了硬膜囊损伤的风险,易造成脑脊液漏;第三,对于突入椎管内的骨折块,大多是处于倾斜状态,但是临床上现有的复位器无法很好的吻合处于倾斜状态的骨折块,同时现有的复位器在对骨折块进行位置的调整时,由于其与骨折块接触的作用面为一面,所以在骨折块进行位置调整时对骨折块的固定效果不好,骨折块的位置易再次发生偏转,导致对骨折块复位的过程中,需要多次调整骨折块的位置,导致手术时间延长花费时间变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胸腰椎管内骨折块复位器,以解决现有的复位器对骨折块的位置进行纠正时操作繁琐,花费时间较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腰椎管内骨折块复位器,包括把手和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把手上,延伸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头,所述复位头包括抵持杆和矫正杆,所述抵持杆与矫正杆一端固定,抵持杆与矫正杆的作用面形成80~95度夹角。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使用时,根据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术前CT显示骨折块的突出的部位,在骨折块的突出的部位开设手术用的小开窗,将复位器的复位头从小开窗插入,使得骨折块卡入抵持杆与矫正杆之间,保证骨折块在抵持杆与矫正杆之间卡持稳定后,通过把手转动,将其转矩传递到复位头,使得骨折块旋转,达到骨折块的方位矫正。方位矫正到位后,推动把手,将推力传递到复位头由复位头将骨折块移动到损伤前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本方案中的复位器通过将骨折块卡在抵持杆与矫正杆之间,能够将骨折块的位置固定,在对骨折块移动复位时通过抵持杆与矫正杆的作用面对骨折块的支撑能够避免复位过程中骨折块移动。2、使用该复位器,是以单侧椎板间隙小开窗为基础,并不需要切除单侧或双侧的椎板,这样不仅能减少对椎体的损害,能够维持脊柱的稳定性,而且能够减少术后远期并发症。3、传统的方式都是靠敲击复位,这样对力道的控制要求较高,稍微控制不佳便会损伤神经或刺入腹腔,该复位器并不需要敲击,依靠杠杆原理将骨块压入椎体,中途不需要其他器械的协助。
进一步,所述抵持杆与所述矫正杆的作用面为平面。其目的是,通过该种设置抵持杆和矫正杆的作用面为平面,增加了骨折块与抵持杆和纠正干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移动骨折块时的稳定性,减小移动骨折块的过程中骨折块会发生偏移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抵持杆的作用面上设有防滑纹。其目的是进一步增加骨折块与抵持杆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减小骨折块出现滑动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抵持杆与所述矫正杆的端部均为光滑圆角。其目的是采用光滑圆角设置能避免损伤硬膜囊及神经根,减小对患者的损伤。
进一步,所述抵持杆与矫正杆的长度比为2:1。其目的是该长度比在压入骨折块时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76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外科临床手术钢板预弯装置
- 下一篇:四肢管状骨骨干骨折简易牵引复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