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夜间观察的胸腔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5398.7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8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邢燕;许仄平;羌燕;尹荣;李莉;戚润欣;祁昌祯;周继圣;殷长浩;吴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夜间 观察 胸腔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夜间观察的胸腔引流装置,包括胸瓶体,所述胸瓶体的外侧设置水位线,所述胸瓶体的顶端设置引流接口管,所述引流接口管上通设吸引接口和引流接口,所述引流接口上安装水封管,所述水封管包括内水封管和外水封管,所述内水封管包括粗管段和细管段,所述细管段包括上细管段和下细管段,所述粗管段的内部设置浮球。主刻度条和副刻度条设置为荧光材料的刻度条,与浮球配合使用,实现了夜间在不打开灯光影响患者休息的前提下,能够准确的观察记录到胸瓶体内部的引流量和波动量;在水封管的管体上设置夹持件,实现了将其进行稳定固定的效果,保证患者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夜间观察的胸腔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在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心胸部手术后广泛应用,根据胸膜腔的生理特点设计,目的在于引流胸腔内的积液、积气,促进肺复张。胸腔引流量和胸腔水柱波动是一项医学数据采集方法,胸腔引流量的多少和胸腔水柱波动的大小可以反映胸腔引流的通畅性也能反映肺膨胀性的程度,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缩短胸腔闭式引流的时间,提高患者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医护人员在观察普通的胸瓶,特别是夜间光线较弱的环境下,观测者很难快速观测到胸腔引流装置内部的引流量和波动量,如果开灯观察的话,虽然看的清楚,但是会影响到其他患者的休息,因此亟待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夜间观察的胸腔引流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的胸腔引流装置无法在夜间光线较弱的环境下,观测者很难快速观测到胸腔引流装置内部的引流量和波动量的问题。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夜间观察的胸腔引流装置,包括胸瓶体,所述胸瓶体的外侧设置水位线,所述胸瓶体的顶端设置引流接口管,所述引流接口管上通设吸引接口和引流接口,所述吸引接口上安装吸引管,所述吸引管从胸瓶体的外端延伸至其内腔,所述引流接口上安装水封管,所述水封管包括内水封管和外水封管,其为一体设计,所述内水封管延伸至胸瓶体的内腔,所述外水封管连接胸腔,所述内水封管包括粗管段和细管段,所述细管段包括上细管段和下细管段,所述上细管段和下细管端设置在粗管段的两端并与粗管段一体成型设计,所述下细管段延伸至水位线的下方,所述粗管段的底端设置在水位线的上方,所述粗管段的内部设置浮球,所述上细管段与外水封管连接,所述胸瓶体的瓶体外侧设置主刻度线,所述内水封管的管体上设置副刻度线,所述外水封管上设置溢流刻度条,所述主刻度线、副刻度线和溢流刻度条为荧光材料制成的刻度条层,所述胸瓶体的两侧设置挂钩装置,所述挂钩装置包括连接体和挂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内水封管中,所述细管段的直径小于粗管段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浮球设置为中空浮球,其球表面设置若干通孔,所述浮球的直径大于细管段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胸瓶体的瓶体下端设置调节脚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外水封管的中端和前端设置夹持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夹持件为夹子,所述夹子上设置用于穿过水封管的圆孔和用于固定水封管的夹持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胸瓶体为矩形或者梯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体焊接在胸瓶体的上下两侧,所述挂钩贯穿连接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浮球的材质为PVC材质,所述浮球的表面涂覆有荧光材料。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荧光材料采用蓝色荧光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肿瘤医院,未经江苏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53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优质生产的新型肥料的原料混合装置
- 下一篇:居家智能养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