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粒物料吸排车涡轮增压助排式排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4814.1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5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胡晗;吴永海;陈佳欣;蒋学东;欧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53/52 | 分类号: | B65G53/52;B65G53/58;B65G53/34;B65G53/66 |
代理公司: | 32223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廖娜;李锋 |
地址: | 223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料管道 进气管道 连通 本实用新型 粉粒物料 输料管道 出料 涡轮增压器 喷管 排料装置 涡轮增压 排料口 直线型 排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吸排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粉粒物料吸排车涡轮增压助排式排料装置,助排进气管道(8)、输料管道(7)和排料管道(4)三者之间相互连通,且所述输料管道(7)与所述排料管道(4)之间呈L型连通,所述助排进气管道(8)与所述排料管道(4)之间呈直线型连通;所述排料管道(4)的排料口设置出料喷管(5),在所述助排进气管道(8)上设置涡轮增压器(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改善粉粒物料吸排车剩料率高和出料速度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吸排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粉粒物料吸排车涡轮增压助排式排料装置。
背景技术
粉粒物料吸排车主要运输散装石灰石粉、电石粉和粉煤灰。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社会对环保的重视,粉粒物料由袋装改为散装,使用粉粒物料吸排车对减少散装物料的损耗、节约包装材料、改善工人劳动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剩料率高和出料速度慢是粉粒物料吸排车最常见的故障之一。目前市场上的粉粒物料运输车出料管道都带有助吹管道,根据助吹方式不同,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出料管道上直接连通一个助吹管道,且出料管道与助吹管道呈现很小的夹角,称之为“直吹式”出料管道;而另一种则是在出料管道分段,在分段处的外侧套一层钢管,出料管道与外“直吹式”出料管道制作相对简单,但是由于助吹管道与出料管道之问的角度制作误差较大,而且助吹气流直接吹向物流流体束,容易打乱“流体束”原来的运行路线,使流体束在助吹口处形成一个瓶颈,缩小物料流体束的截面,从而影响产品的卸料速度。直吹式出料管道也容易使出料管道与助吹管道交叉部位的流体束发生涡流现象,造成该部位出料管道出现异常磨损。这两种目前常见的助吹管道对剩料率高和出料速度慢的改善有一定的帮助,但仍然存在较大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粉粒物料吸排车涡轮增压助排式排料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改善粉粒物料吸排车剩料率高和出料速度慢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粒物料吸排车涡轮增压助排式排料装置,助排进气管道、输料管道和排料管道三者之间相互连通,且所述输料管道与所述排料管道之间呈L型连通,所述助排进气管道与所述排料管道之间呈直线型连通;所述排料管道的排料口设置出料喷管,在所述助排进气管道上设置涡轮增压器。
进一步地,在所述助排进气管道上,在所述助排进气管道、输料管道和排料管道三者之间的连通处与所述涡轮增压器之间,还设置空气冷却器。由于涡轮增压器在增压形成高速气流时,高速气流的温度会升高,温度升高后会导致排料管道与助排进气管道的交叉部位的流体束发生涡流现象,涡流现象的产生会造成三个管道的交叉处发生异常磨损;所以,在本是实用新型中,在三个管道的交叉处与涡轮增压器之间增加安装一个空气冷却器,以降低涡轮增压器增压时形成的高速气流的温度,避免排料管道与助排进气管道的交叉部位的流体束发生涡流现象,降低该部位管道的异常磨损现象。
进一步地,在所述助排进气管道上,在所述助排进气管道、输料管道和排料管道三者之间的连通处与所述空气冷却器之间,还设置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设置有效防止粉粒物料倒流至助排进气管道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输料管道上还设置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设置有效防止粉粒物料倒流至输料管道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开始工作时,涡轮增压器启动形成高速气流,高速气流经助排进气管道进入排料管道,高速气流在排料管道与助排进气管道的相接处形成负压,将对从输料管道运送过来的粉粒物料施加一负压吸力,粉粒物料则在该负压吸力的加速作用下经排料管道通过出料喷管排出;涡轮增压器的设置能够有效加快物料在排料管道内的排出速度,同时可减少物料输料管道和排料管道内的物料剩余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48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性能高的叶轮给料机
- 下一篇:一种粉尘气力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