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电缆多组分同步挤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4326.0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5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兵;张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猎塔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14 | 分类号: | H01B13/14;H01B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7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出模 转向轮 在线冷却装置 挤出模具 中间层 内层 本实用新型 环形冷却水 导体线芯 电缆成品 工业电缆 挤出系统 冷却通道 挤出 防护管 内腔 下端 电缆 水蒸气 冷却效能 内绝缘层 外护套层 挤出口 冷却水 排出管 填充层 上端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电缆多组分同步挤出系统,包括导体线芯转向轮、电缆成品转向轮、多组分挤出模具和在线冷却装置,所述多组分挤出模具和所述在线冷却装置位于所述导体线芯转向轮和所述电缆成品转向轮之间;所述多组分挤出模具包括内层挤出模腔、中间层挤出模腔及外层挤出模腔,所述内层挤出模腔和所述中间层挤出模腔的下端挤出口处分别设置有内层挤出防护管和中间层挤出防护管;所述在线冷却装置包括电缆冷却通道、环形冷却水内腔,所述环形冷却水内腔的顶部连通水蒸气排出管;所述电缆冷却通道的上端连接所述外层挤出模腔的下端挤出口。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挤出内绝缘层、填充层和外护套层,且能够提高冷却水的冷却效能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挤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工业电缆多组分同步挤出系统。
背景技术
耐高温电缆挤出生产工艺中通常包含多个挤出模具,从而分别挤出生产内绝缘层、填充层和外护套层,且内绝缘层需要充分冷却后才能再挤包填充层,填充层需要充分冷却后才能再挤包外护套层,内绝缘层和填充层或者填充层和外护套层如果同时挤出,则位于外侧的挤出料会挤压位于内侧的尚未完全定型的挤出料,从而导致位于内侧的挤出料存在一定的几率发生变形或破损,从而影响了耐高温电缆成品的生产质量。
此外,现有技术中的电缆挤出料在线冷却设备主要采用冷却水方式冷却绝缘层,对于如聚丙烯和聚四氟乙烯等熔点高于100℃的耐温绝缘材料,需要通过加快冷却水的供应速率以保障冷却效果,如果冷却水供应速率过慢则容易导致部分冷却水汽化,从而局部占用冷却水套管内腔的空间,从而进一步影响冷却水套管对绝缘层的冷却效果,冷却水受热后的温度通常在100℃以内,因此受热后的冷却水中的热量难以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业电缆多组分同步挤出系统,能够同时挤出内绝缘层、填充层和外护套层,位于内侧的挤出料发生变形或破损的几率较低,且能够提高冷却水的冷却效能利用率,便于对受热后的冷却水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工业电缆多组分同步挤出系统,包括导体线芯转向轮、电缆成品转向轮、多组分挤出模具和在线冷却装置,所述导体线芯转向轮位于所述电缆成品转向轮的上方,所述多组分挤出模具和所述在线冷却装置位于所述导体线芯转向轮和所述电缆成品转向轮之间;
所述多组分挤出模具包括轴线竖直设置的内层挤出模腔、同轴套装在所述内层挤出模腔外侧的中间层挤出模腔、以及同轴套装在所述中间层挤出模腔外侧的外层挤出模腔,所述内层挤出模腔的下端挤出口处同轴设置有内层挤出防护管,所述中间层挤出模腔的下端挤出口处同轴设置有中间层挤出防护管,所述中间层挤出防护管同轴套装在所述内层挤出防护管的外侧,所述内层挤出防护管和所述中间层挤出防护管的下端均位于所述外层挤出模腔的下端挤出口处;
所述在线冷却装置包括电缆冷却通道、同轴包裹在所述电缆冷却通道外侧的环形冷却水内腔,所述电缆冷却通道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环形冷却水内腔的底部连通冷却水进水管,所述环形冷却水内腔的顶部连通水蒸气排出管,所述环形冷却水内腔的中连通冷却水出水管;
所述电缆冷却通道的上端连接所述外层挤出模腔的下端挤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工业电缆多组分同步挤出系统,通过将多组分挤出模具轴线竖直设置,并设置内层挤出防护管和中间层挤出防护管,能够同时挤出内绝缘层、填充层和外护套层,位于内侧的挤出料发生变形或破损的几率较低;此外,可以使冷却水充分受热直至汽化,能够提高冷却水的冷却效能利用率,冷却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具有较高的温度和热量,便于进行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猎塔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猎塔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43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