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联络通道与区间隧道的接头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2454.1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9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豪;沈张勇;张旭;陆明;贾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11/36;E21F1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黄明凯 |
地址: | 2002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片 复合管片 联络通道 区间隧道 钢管片 接头连接结构 环形钢板 本实用新型 堵漏材料 钢筋混凝土 混凝土管片 防水性能 防水要求 钢板焊接 接头间隙 结构受力 一体结构 钢筋砼 浇筑 填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联络通道与区间隧道的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联络通道管片包括钢筋砼管片和钢管片,区间隧道管片包括混凝土管片和复合管片,所述接头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所述钢管片和所述复合管片的环形钢板,所述环形钢板外侧的所述钢管片与所述复合管片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堵漏材料,所述环形钢板内侧的所述复合管片与所述钢管片之间浇筑有钢筋混凝土以连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联络通道管片与区间隧道管片之间采用钢板焊接的形式,既能满足防水要求,又可满足结构受力要求,接头间隙处填充有堵漏材料,确保接头的防水性能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联络通道与区间隧道的接头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地铁线路在城市中修建,目前地铁隧道工程主要采用浅埋暗挖施工方法,浅埋暗挖工程一直都是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中难点最多、风险最大的项目。联络通道作为浅埋暗挖工程的关键一环,是隧道中间的逃生通道,是区间隧道重要的防灾设施,在地铁隧道中一般每隔600米要设置一处联络通道,但由于其通常埋深较浅,所处地质往往较差,施工风险较大,不仅地下施工过程中围岩稳定性较难控制,地面沉降也较难控制。如何安全、有效地将区间隧道与联络通道连接起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联络通道与区间隧道的接头连接结构,即联络通道管片与区间隧道管片之间采用钢板焊接的形式,在接头间隙中填充漏水材料,并浇筑钢筋混凝土使其连为一体,确保了接头处的防水性能和受力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联络通道与区间隧道的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联络通道管片包括钢筋砼管片和钢管片,区间隧道管片包括混凝土管片和复合管片,所述接头连接结构包括焊接所述钢管片和所述复合管片的环形钢板,所述环形钢板外侧的所述钢管片与所述复合管片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堵漏材料,所述环形钢板内侧的所述复合管片与所述钢管片之间浇筑有钢筋混凝土以连为一体结构。
所述钢管片具有隔腔,所述隔腔内填筑有微膨胀混凝土。
所述联络通道管片内设置有防火门。
所述联络通道管片内底部浇筑有钢筋混凝土,所述钢筋混凝土内预埋有非磁性钢管。
所述复合管片内埋设有玻璃纤维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联络通道管片与区间隧道管片之间采用钢板焊接的形式,既能满足防水要求,又可满足结构受力要求,接头间隙处填充有堵漏材料,确保接头的防水性能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接头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截面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C截面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5,图中标记1-10分别为:复合管片1、混凝土管片2、钢管片3、钢筋砼管片4、环形钢板5、堵漏材料6、钢筋混凝土7、微膨胀混凝土8、防火门9、非磁性钢管10。
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联络通道与区间隧道的接头连接结构,包括联络通道管片与区间隧道管片之间焊接的环形钢板5,在接头间隙中填充了堵漏材料6,并浇筑有钢筋混凝土7使其连为一体,确保了接头处的防水性能和受力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未经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24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