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培养基切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2355.3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8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浩;张鸿;刘波微;席亚东;吴婕;王燕平;韩帅;张河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C12M1/00;B26B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为知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67 | 代理人: | 杨宜付;李汉强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切刀 纵切刀 一体式培养基 本实用新型 手柄 切刀 培养基结构 培养基污染 伸缩性支架 垂直设置 交叉连接 两端设置 平行设置 切割单元 培养基 臂架 耗时 平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式培养基切刀,包括2组或2组以上平行设置的横切刀,所述横切刀上垂直设置有2组或2组以上平行的纵切刀,所述横切刀与纵切刀固定安装,安装后形成独立的切割单元;所述横切刀或纵切刀两端设置有伸缩性支架,所述横切刀或纵切刀上设有手柄,所述手柄包括2个交叉连接的臂架。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对培养基结构的破坏,不会造成培养基污染,培养基分离耗时短且准确性高,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培养基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培养基切刀。
背景技术
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基分布在培养皿表面,当需要取不同位置的培养基进行分析时,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无菌刀片对培养基进行分离,但在无菌刀片划过培养基的过程中,会破坏培养基结构,也会造成培养基污染;在需要多个不同位置的培养基时,用一个无菌刀来对培养基进行分离,耗时长,在进行切割过程中,不能保持直线,培养基分离不准确。
目前存在一种取菌器,包括铲取带有培养基的片铲,及将铲起的培养基切割为固定大小的切刀,所述的片铲与切刀之间通过直棒连接。由于培养基呈半固体状态的胶状物,若只用片铲等物品铲取,不能保证取出的培养基大小一致,而且也难免在取出时会破坏周围的培养基,因此,采用上述方案,在采取培养基时,先用片铲铲取培养基,同时用通过直棒与片铲连接在一起的切刀将铲起的培养基切割并取出,再将培养基转接即可,这样每次采取的培养基大小一致,方便转接,并且不会对所取部分周边的培养基造成太大破坏。该装置能够获得大小一致的培养基并且不对培养基造成太大破坏,但是在需要多个不同位置的培养基时,该装置需要多次切分,重复操作耗时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培养基切刀,能够减少对培养基结构的破坏,不会造成污染,对同规格的培养基进行切分,耗时短,培养基分离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通过长期的探索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改革与创新,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一体式培养基切刀,包括2组或2组以上平行设置的横切刀,所述横切刀上垂直设置有2组或2组以上平行的纵切刀,所述横切刀与纵切刀固定安装,安装后形成独立的切割单元;所述横切刀或纵切刀两端设置有伸缩性支架,所述横切刀或纵切刀上设有手柄,所述手柄包括2个交叉连接的臂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式培养基切刀,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架包括伸缩部和定位部,所述伸缩部安装在定位部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式培养基切刀,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伸缩部包括伸缩杆和弹性部件,伸缩杆底部与弹性部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式培养基切刀,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定位部包括定位块、限位框,所述限位框设置在定位块顶部,定位块底部设有定位槽或滑动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式培养基切刀,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滑动块表面为光滑曲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式培养基切刀,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限位框为中空结构,弹性部件安装在限位框内,弹性部件为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式培养基切刀,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横切刀包括第一横切刀和第二横切刀,所述第一横切刀和第二横切刀长度为n*10mm,其中1≦n≦7。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式培养基切刀,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横切刀长度小于第二横切刀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式培养基切刀,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纵切刀包括第一纵切刀和第二纵切刀,所述第一纵切刀和第二纵切刀长度为N*15mm,其中1≦N≦5。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式培养基切刀,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纵切刀长度小于第二纵切刀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23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木本植物侵染性克隆接种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生物质智能转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