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沥青烟气净化用旋风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1706.9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0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段志华;孙晓青;谢柄楠;刘新苗;苗双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恒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3 | 分类号: | B01D53/8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471023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反应器 导流板 扩散管 内壁 沥青烟气净化 喉管 检查门 收缩管 粉料 烟气 本实用新型 端面法兰 高速旋风 均布设置 倾斜设置 吸附效果 相对设置 大端部 夹角为 紧固件 密封盖 顺时针 吸附剂 小端 拉手 | ||
沥青烟气净化用旋风反应器,包括依次相连接的收缩管(1)、喉管(2)和扩散管(3),旋风反应器内壁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均布设置多个导流板(4),且导流板(4)小端部设于收缩管(1)内壁、大端部设于喉管(2)内壁,所述每个导流板(4)与旋风反应器轴线的夹角为15°至30°,该扩散管(3)上设有倾斜设置的粉料管(5),所述扩散管(3)上还设有与该粉料管(5)相对设置的检查门(6),且该检查门的端面法兰通过紧固件与带有拉手的密封盖(7)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其内壁设置多个倾斜的导流板使烟气形成高速旋风,进一步使烟气与吸附剂更加充分的混合,大大提高了吸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碳素制品生产车间沥青烟气净化系统中的吸附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促进吸附剂与沥青烟气充分混合吸附的沥青烟气净化用旋风反应器。
背景技术
沥青烟吸附装置是碳素制品生产车间沥青烟气净化系统中的一个核心设备,它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成功与否,其作用是促进系统中的沥青烟气与吸附剂进行充分的混合吸附。但目前系统中的沥青烟吸附装置的吸附效果不理想,其混合吸附效果差,无法满足工艺及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旋风反应器,其内壁设置多个倾斜的导流板可以使烟气形成旋风,使烟气与吸附剂更加充分的混合,大大提高了吸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沥青烟气净化用旋风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接的收缩管、喉管和扩散管,该旋风反应器内壁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均布设置多个导流板,且导流板小端部设于收缩管内壁、大端部设于喉管内壁,所述每个导流板与旋风反应器轴线的夹角为15°至30°,所述扩散管上设有倾斜设置的粉料管,所述扩散管上还设有检查门,该检查门与粉料管相对设置,且该检查门的端面法兰通过紧固件与带有拉手的密封盖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旋风反应器,其中粉料管与扩散管的夹角为30°至60°
前述的旋风反应器,其中所述导流板设置有4至8个。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含有沥青烟的气体由收缩管进入到旋风反应器内部,吸附剂由粉料管进入旋风反应器内,沥青烟气由设置在收缩管上的导流板作用形成旋风,使得吸附剂在沥青烟气中充分扩散从而使沥青烟被吸附剂充分反应并吸附,含有沥青烟气的吸附剂最终经过相应过滤设备,使含有沥青烟的气体被进一步处理后,排入大气。经实际测试,本实用新型吸附效果好,其处理烟气量可达5000m3/h~90000m3/h。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沥青烟气净化用旋风反应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恒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恒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17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