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粉吸入器的流速侦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1263.3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1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任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艾莱科劢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5/00 | 分类号: | A61M15/00;G01P5/00 |
代理公司: | 江苏昆成律师事务所 32281 | 代理人: | 刘尚轲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粉 吸入 流速 侦测 装置 | ||
为了解决由于个体差异性带来的被动式干粉吸入器无法正确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干粉吸入器的流速侦测装置,其包括:支撑座21、底舱22、气流牵引通道23、封条24、电路板25,其特征在于:支撑座21卡接在干粉吸入器的外部,底舱22与支撑座21连接,且位于支撑座21的下方;气流牵引通道23为一条镶嵌在支撑座21与底舱22的内侧的狭长型的凹槽,在气流牵引通道23的外侧贴有封条,使得气流能够从气流牵引通道23的一端传递到另外一端;气流牵引通道23的一端连接在干粉吸入器的其中一个进气口,另外一端连接在底舱22内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粉吸入器的配件,较为具体的,涉及到一种干粉吸入器的流速侦测装置。
背景技术
干粉吸入器在国内外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市场上的产品按吸入方式可分为:被动吸入和主动吸入两种,其中被动吸入式的干粉吸入器在市场上的应用较为广泛,原因在于被动式的干粉吸入器有以下优点:1.体积小便于携带;2.适用范围广,儿童和老人皆可使用;3.使用方式简单,通过按压、旋转、刺破等方式将药粉与载体从胶囊中释放到装置内,再利用患者吸气时产生的气流将药粉吸出,最终传递到肺部;4.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但是,这类被动式的干粉吸入器也存在缺点,缺点就是由于患者使用习惯、生理情况、年龄大小等都会影响被动式干粉吸入器的流速和持续时间,这样就可能导致不正确使用被动式干粉吸入器,由于患者没有正确使用干粉吸入器,这样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无法达到药效,难以缓解患者的哮喘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而这些都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以上由于个体差异性带来的被动式干粉吸入器无法正确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干粉吸入器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在干粉吸入器的部分外表面上加上流速侦测装置,来实时侦测和记录患者用药时的吸入速率,这样可以有效纠正患者的不良使用习惯,从而用实际监测的数据来明确指导患者用最佳的吸入速率将干粉吸入器中的药粉吸入到体内。但是由于市场上很多的干粉吸入器的进气口无法直接安装传感器,例如安装传感器后防尘罩无法正常开合、无法正常安装胶囊等,又或者在进气口装上传感器后导致整个干粉吸入器的体积大大增加,或者是增加传感器后造成干粉吸入器本来的药物分散性改变等,使得患者的使用体验下降等等,都导致流速侦测装置的安装较为困难。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情况,流速侦测装置的传感器并不直接安装在干粉吸入器的进气口,而是通过在进气口附近采用一个气流牵引通道,将干粉吸入器的进气口的气流牵引到流速侦测装置的底舱或者其他不影响美观或使用的位置,并将含有传感器的电路板安装在底舱中,这样不但可以侦测和记录患者用药时的吸入速率,同时还能够保证整个干粉吸入器的美观、体积小巧、便携。
干粉吸入器的流速侦测装置,其包括:支撑座21、底舱22、气流牵引通道23、封条24、电路板25,其特征在于:支撑座21卡接在干粉吸入器的外部,底舱22与支撑座21连接,且位于支撑座21的下方;在气流牵引通道 23的外侧贴有封条,使得气流能够从气流牵引通道23的一端传递到另外一端;气流牵引通道23的一端连接在干粉吸入器的其中一个进气口,另外一端连接在底舱22内部,电路板25位于底舱内部,并且电路板上电性连接有传感器、无线数据传输器,其中传感器位于气流牵引通道23的另外一端,这样传感器可以采集到气流牵引通道23的另外一端的气流的流速,无线数据传输器用于将传感器检测到的气流的流速传送给外部接收器,并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支撑座21上设有固定夹耳211,固定夹耳211为镂空结构,固定夹耳 211的外面一圈正好包覆在干粉吸入器1的转动轴16外侧的凸起上,这样不但可以将支撑座包覆在干粉吸入器1的外表面,使得盖子11能够顺利开合,同时采用镂空结构,可以更好的提升加工工艺,使得加工模具中的铁可以直接推出,使得整个支撑座21可以一体成型,提升了加工速率。
进一步的,在传感器上设有通气孔,所述的通气孔与气流牵引通道23的另外一端相连;同时,在传感器的通气孔与干粉吸入器的底部外壳之间设有密封垫圈,这样可以保证传感器的通气孔与气流牵引通道的另外一端之间的气流贯通,并且不收外界大气气流的影响,使得传感器能够更加准确的测量出气流牵引通道中的气流大小。所述的密封垫圈采用弹性较强的橡胶或者硅胶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艾莱科劢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艾莱科劢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12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去除钕铁硼废料杂质压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尿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