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动噪声分析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0370.4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7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宋海生;肖勇;滕晓东;杨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顾友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 制动器 夹具系统 底座 滑移系统 运动系统 制动噪声 飞轮组 可移动 试验台 尾座 振动加速度信号 采集 车辆技术领域 加速度传感器 麦克风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电磁离合器 制动器总成 自适应调整 测试频率 电机连接 分析试验 噪声信号 制动力矩 环境仓 适配 装夹 电机 分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动噪声分析试验台,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可移动的底座、制动器运动系统、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制动器运动系统包括依次固定于底座上方的电机、通过电磁离合器与电机连接的飞轮组、与飞轮组连接的夹具系统、尾座滑移系统,其中,夹具系统包括用于装夹制动器的制动器总成;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与尾座滑移系统连接,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包括固定于底座上的用于采集噪声信号的麦克风传感器和固定于夹具系统上的用于采集振动加速度信号的加速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试验台体积较小、可移动,可以适配于任何环境仓,并且可以根据测试频率实现制动力矩的自适应调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动噪声分析试验台。
背景技术
汽车制动噪声普遍存在,制动噪声的源头多来源于制动系统,所以在进行制动噪声分析的过程中,多是在制动系统的试验台架上进行,由于制动系统台架设计初衷是为了完成功能性的验证工作,所以一般功能比较齐全,但同时对于制动噪声分析来说也存在诸多弊端。传统台架为了实现多种功能试验,体积都很大,且多为固定地基式试验台,并且制动噪声产生的条件多与温度、湿度等条件密切相关,而传统台架大多没有环境控制条件,这就给制动噪声的问题复现及分析带来困难,有些台架为了实现温度控制,特意为台架搭建环境仓,从而形成较高的成本;有些传统台架不是噪声分析专用,所以在安装噪声分析相关传感器时经常会面临安装空间狭窄、无法在合适位置布置传感器等问题,为噪声分析造成严重困扰;此外,传统的制动噪声分析台架往往仅仅是复现出制动噪声,但复现出的噪声频率与整车上实际发生的是否相符没有监测机制,更不具备根据频率自动调整制动压力的反馈控制机制,这极有可能误导分析人员,造成错误的问题分析方向和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动噪声分析试验台,本实用新型试验台体积较小并且可移动,可以适配于任何环境仓,并且本实用新型试验台可以根据测试频率实现制动力矩的自适应调整,从而可以复现制动噪声,进一步便于后续噪声分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动噪声分析试验台,包括可移动的底座、制动器运动系统、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
所述制动器运动系统包括依次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电机、通过电磁离合器与所述电机连接的飞轮组、与所述飞轮组连接的夹具系统、尾座滑移系统,其中,所述夹具系统包括用于装夹制动器的制动器总成;
所述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与所述尾座滑移系统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采集噪声信号的麦克风传感器和固定于所述夹具系统上的用于采集振动加速度信号的加速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尾座滑移系统包括滑动本体、固定在所述滑动本体上的测力臂、与所述滑动本体和测力臂连接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信号接收装置。
优选地,所述底座下面固定有滚轮,从而所述试验台可移动。
优选地,所述飞轮组包括飞轮轴、法兰盘、两个内侧飞轮、两个外侧飞轮和飞轮座,所述法兰盘固定在飞轮轴上,所述两个内侧飞轮分别固定在所述法兰盘的两侧,所述两个外侧飞轮分别固定在所述飞轮座上,所述飞轮座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方。
优选地,所述电机还包括电机输出轴,所述电机输出轴一端通过带有所述电磁离合器的联轴器与所述飞轮轴一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试验台还包括制动轴,所述制动轴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飞轮轴另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集流环与所述夹具系统连接。
优选地,所述试验台还包括麦克风支架,所述麦克风支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用于支撑所述麦克风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试验台还包括推动扶手,所述推动扶手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03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