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张紧式系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7574.2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1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华;岳英杰;周性坤;林珊颖;孙玉清;王国有;沈岩;刘程;隆利;柯思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21/50 | 分类号: | B63B21/5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王志强;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 复合系 张紧式系泊系统 浮式生产 卸油装置 储油 底端 锚链 中段 本实用新型 上端锚链 水平偏移量 从上至下 多点系泊 系泊基础 依次连接 张紧状态 浮力球 回复力 连接段 三段式 吸力锚 张紧式 减小 回复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张紧式系泊系统,该系统,包括: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所述的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复合系泊缆,所述复合系泊缆底部设置有用于作为系泊基础的吸力锚;所述复合系泊缆为呈张紧状态的三段式复合系泊缆,包括上端锚链、中段聚酯缆和底端锚链;所述上端锚链、中段聚酯缆和底端锚链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中段聚酯缆和底端锚链的连接段设置有浮力球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张紧式系泊系统,采用聚酯缆张紧式多点系泊,聚酯缆回复刚度大,可为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提供更大的回复力,有效减小水平偏移量。所需的系泊缆长度较短,并且相同破断强度下聚酯缆价格更低,节约成本,经济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FPSO系泊系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新型FPSO张紧式系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海洋石油资源将成油气资源开发的主战场。目前海洋油气资源开采已向深海发展,很多海上浮式结构物的工作水深达到3000m。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FPSO等海洋浮式结构物对其系泊系统的刚度及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系泊系统的作用就是有效地限制浮式平台的运动响应,使平台在合适的水域面积内达到工程要求,如立管的设计要求以及工作条件的保障等。
对于深水浮式平台,传统的采用钢链系缆的悬链式系泊系统已经满足不了工程要求。悬链线式系泊系统,由悬链线的自身重力所产生的回复力来实现对船体的定位,水深大于1000m之后,由于系泊半径过大,船体受到载荷迅速增大,就降低了船体所能承受的可变载荷。同时,悬链线与船体水平角增大,水平方向的拉力减小,不能够满足平台回复力的要求,在设计和施工的方面也会出现很多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传统的采用钢链系缆的悬链式系泊系统在水深大于1000m之后,由于系泊半径过大,船体受到荷载迅速增大,降低了船体所能承受的可变荷载,同时悬链线与船体水平角增大,水平方向的拉力减小,不能够满足回复力的要求,在设计和施工的方面也会出现很多新的困难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张紧式系泊系统。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聚酯缆张紧式多点系泊,三段式复合系泊缆,为FPSO提供更大的回复力,有效减小水平偏移量;所需的系泊缆长度较短,降低成本,经济性好;所用的聚酯缆重量更轻,增加了FPSO的有效载荷;具有更小的系泊半径,减小了和其他水下设施碰撞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张紧式系泊系统,包括: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所述的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复合系泊缆,所述复合系泊缆底部设置有用于作为系泊基础的吸力锚;所述复合系泊缆为呈张紧状态的三段式复合系泊缆,包括上端锚链、中段聚酯缆和底端锚链;所述上端锚链、中段聚酯缆和底端锚链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中段聚酯缆和底端锚链的连接段设置有浮力球一。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端锚链上端依次通过导链轮和掣链器,连接至所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的移动式系泊绞车或移动式锚链提升器上。
进一步地,所述吸力锚嵌入海底设置,使复合系泊缆在水中张紧设置,所述复合系泊缆同海底水平面呈α角度设置,30°≤α≤45°。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链轮安装于所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的船舷侧,并且使所述导链轮能够相对所述船舷侧平面左右90°摆动;所述的移动式系泊绞车或移动式锚链提升器安装于所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甲板平台的轨道上,使所述移动式系泊绞车或移动式锚链提升器能够在所述轨道上移动;所述的掣链器安装于所述移动式系泊绞车或移动式锚链提升器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上端锚链与中段聚酯缆通过链绳接头一连接;所述的底端锚链与中段聚酯缆通过链绳接头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的圆周方向设置有3或4组系泊系统;每组所述系泊系统具有2至7根复合系泊缆。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75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四向卸扣
- 下一篇:一种新型环保水文浮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