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施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47460.8 | 申请日: | 2019-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0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 发明(设计)人: | 符少华;张培;陈京华;余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省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 |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张焱 |
| 地址: | 571100 海南省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件 移动板 灌溉施肥系统 水肥一体化 按压件 出料口 连接件 嵌入的 受力杆 化肥 本实用新型 顶端位置 向下移动 楔形结构 智能 传动杆 导流件 受力板 移动槽 插件 弹簧 挡块 卡件 落下 嵌入 转动 | ||
1.一种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施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施肥系统包括主体(1),连接管(101),水泵(102),导流件(2),出料口(201),引流件(202),连接件(3),隔件(301),受力杆(302),移动板(4),受力板(401),卡件(402),插件(403),按压件(5),挡块(501)和传动杆(502);所述主体(1)为矩形内部中空结构,且主体(1)的前后两侧与右侧中间位置设有移动槽,且主体(1)的底部边角位置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支撑杆与移动轮,且主体(1)的左端通过连接管(101)与水泵(102)相连接,且主体(1)的右端通过连接管(101)与分流灌溉管道相连接,且主体(1)的内部底端设有承接块;所述导流件(2)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在主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且导流件(2)的底端与承接块的顶端组成主体(1)内部的水流通过管道,且导流件(2)的右端中间位置设有扇形结构的调节槽;所述连接件(3)整体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导流件(2)内部的出料口(201)的内部顶端位置,且受力杆(302)嵌入在调节槽的内部;所述移动板(4)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主体(1)的前端内部的移动槽内部,且移动板(4)的顶端通过弹簧与主体(1)的内部相连接;所述按压件(5)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主体(1)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施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2)的顶端为楔形结构,且导流件(2)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设有圆柱形结构的出料口(201),且出料口(201)的底端设有倾斜板状结构的引流件(202),且引流件(202)的顶端为楔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施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为环状结构,且连接件(3)的内部通过数个隔件(301)与轴件相连接,且轴件的底端通过连接轴与两个连接件(3)相连接,且顶端的隔件(301)的顶端为楔形结构,且中间位置的连接件(3)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与受力杆(302)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施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4)为矩形板状结构,且移动板(4)的前端上方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板状结构的受力板(401),且移动板(4)的后端上方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楔形长条状结构的卡件(402),且移动板(4)的底端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底端为锥形结构的插件(40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施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5)为矩形结构,且按压件(5)的上下两端设有矩形结构的挡块(501),按压件(5)的内端通过弹簧与主体(1)的内部相连接,且按压件(5)的内端底部通过传动杆(502)安装有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省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未经海南省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74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药材种植用施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业环保施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