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脉置管导管夹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47165.2 | 申请日: | 2019-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2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魏燚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燚 |
| 主分类号: | A61M39/28 | 分类号: | A61M39/28 |
| 代理公司: | 51217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冯琬茹<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618200 四川省德阳市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夹体 通孔 凸块 导管夹 导管 左右两侧 锁紧块 穿设 体内 本实用新型 半开放状 相对设置 按压块 内侧壁 限位块 滑脱 夹闭 解锁 置管 静脉 自由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管夹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静脉置管导管夹,包括夹体,所述夹体为一体式并呈半开放状,所述夹体两个自由端的其中一端端部设有锁紧块,所述夹体两个自由端的另一端端部设有解锁按压块,所述夹体内侧设有与锁紧块配合的限位块;所述夹体的头部设有用于穿设导管的第一通孔,所述夹体的尾部设有用于穿设导管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对设置;所述夹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夹和组和第二夹和组,所述第一夹和组包括分别设置在夹体内左右两侧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夹和组包括分别设置在夹体内左右两侧第三凸块和第四凸块。所述导管夹不易滑脱,能够将导管进行稳定的夹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管夹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脉置管导管夹。
背景技术
静脉置管已广泛用于临床,尤其是在危重病人的抢救方面应用较多,它不仅保证了病人的及时用药,还可以通过监测CVP可了解病人循环血容量和心脏功能,为治疗和护理带来极大方便,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静脉置管的体外导管上设有导管夹,用于在不需要使用静脉置管时,暂时将静脉置管夹闭,但是现有的静脉置管由于结构简单,导管夹容易滑脱,导致静脉置管未能夹闭,从而造成病人静脉置管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脉置管导管夹,所述导管夹不易滑脱,能够将导管进行稳定的夹闭,避免病人采用静脉置管时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静脉置管导管夹,包括夹体,所述夹体为一体式并呈半开放状,所述夹体两个自由端的其中一端端部设有用于锁紧夹体的锁紧块,所述夹体两个自由端的另一端端部设有用于解锁夹体的解锁按压块,所述夹体设有解锁按压块的一端内侧设有与锁紧块配合的限位块;所述夹体的头部设有用于穿设导管的第一通孔,所述夹体的尾部设有用于穿设导管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对设置;所述夹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夹和组和第二夹和组,所述第一夹和组靠近夹体头部设置,所述第二夹和组靠近夹体尾部设置,所述第一夹和组包括分别设置在夹体内左右两侧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夹和组包括分别设置在夹体内左右两侧第三凸块和第四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夹体内的第一夹和组和第二夹和组之间设有用于限定导管的限位软片,所述限位软片上设有用于穿设导管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夹体外侧壁上设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靠近锁紧块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块、第二凸块、第三凸块和第四凸块与导管接触的端部均设有圆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块和解锁按压块与夹体的宽度均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静脉置管的体外部分需要夹闭的导管依次穿过夹体头部的第一通孔和尾部的第二通孔,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分别位于导管的两侧,第三凸块和第四凸块分别位于导管的两侧;需要将导管夹闭的时候,医护人员用手掌握住夹体,再用大拇指按压夹体设有锁紧块的一端,将锁紧块往夹体的内部按压,使得锁紧块与夹体另一端内侧的限位块卡合,这样夹体内部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之间的距离变小,位于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之间的导管被挤压夹闭,第三凸块和第四凸块之间的距离变小,位于第三凸块和第四凸块之间的导管被再次挤压夹闭,这样的导管夹通过锁紧块与限位块配合使得夹体内部的导管被夹闭,这样的使得导管夹的夹闭更加稳定,不易脱落,避免病人采用静脉置管时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导管先通过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初次夹闭,再通过第三凸块和第四凸块再次夹闭,这样进一步保证夹闭的稳定和夹闭完全,使得导管不易脱落,避免病人采用静脉置管时存在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静脉置管导管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静脉置管导管夹的未锁紧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静脉置管导管夹的锁紧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燚,未经魏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71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