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住宅用太阳能热水和热泵复合热源辐射供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6441.3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3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崔苗苗;高静;陈伯盛;程进;陈家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4D19/10;F24S2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赵永伟 |
地址: | 2566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住宅 太阳能 热水 复合 热源 辐射 供暖 系统 | ||
本新型涉及一种住宅用太阳能热水和热泵复合热源辐射供暖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包括蓄热水箱、集热循环泵、太阳能集热器、供暖循环泵、供暖末端系统,蓄热水箱进水口与太阳能集热器的出水口连接,蓄热水箱出水口连接供暖末端系统进水口,供暖末端系统出水口连接蓄热水箱进水口,蓄热水箱出水口连接太阳能集热器进水口;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蓄热水箱、空气源热泵系统、供暖循环泵、供暖末端系统,蓄热水箱出水口与蓄热水箱进水口连接,蓄热水箱出水口连接供暖末端系统进水口,供暖末端系统出水口连接蓄热水箱进水口。本系统用于太阳能充足,阴雨天气和太阳能不足的天气,三者之间可以来回切换,不仅节省了能量,而且不耽误供暖的使用,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住宅用太阳能热水和热泵复合热源辐射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水、电、暖己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据统计,2011年我国建筑总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上,其中在建筑能耗中80%是供冷供热和供生活热水能耗。并且我国建筑供暖的主要能量来源仍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再加上我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较差,新建的建筑能达到“节能建筑”标准要求的仅有1%,并且每平米的建筑供暖能耗比相同供暖条件下发达国家的供暖能耗多出1.5倍左右,更加重了我国能源的消耗率。
此外,人们追求具有原生态、幸福舒适的理想家园的信念越来越强,目前我国建筑市场中能够诠释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配有节能系统的供暖产品更是凤毛麟角。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住宅用太阳能热水和热泵复合热源辐射供暖系统。本住宅用太阳能热水和热泵复合热源辐射供暖系统可以用于太阳能充足,阴雨天气和太阳能不足的天气,三者之间可以来回切换,不仅节省了能量,而且不耽误供暖的使用,系统结构简单,节能环保,其主要用于住宅用户提供供暖。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住宅用太阳能热水和热泵复合热源辐射供暖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和空气源热泵系统,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包括蓄热水箱、集热循环泵、太阳能集热器、供暖循环泵、供暖末端系统,蓄热水箱上部进水口与太阳能集热器的出水口连接,蓄热水箱上部出水口连接供暖末端系统进水口,供暖末端系统出水口连接蓄热水箱下部进水口,蓄热水箱下部出水口连接太阳能集热器进水口;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蓄热水箱、空气源热泵系统、供暖循环泵、供暖末端系统,蓄热水箱出水口通过空气源热泵与蓄热水箱进水口连接,蓄热水箱上部出水口连接供暖末端系统进水口,供暖末端系统出水口连接蓄热水箱下部进水口。
优选的,在太阳能集热系统和空气源热泵系统中,所述蓄热水箱上部出水口与蓄热水箱下部进水口相连通。
优选的,在太阳能集热系统和空气源热泵系统中,所述蓄热水箱的下部还与自来水给水管相连通。
优选的,在太阳能集热系统和空气源热泵系统中,所述供暖末端系统包括相互并联连接的若干毛细管道。
优选的,在太阳能集热系统和空气源热泵系统中设有多个控制开关。
太阳能热水和热泵复合热源辐射供暖系统具有3种运行模式:
1)太阳能集热系统单独运行模式:太阳能充足时,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能,并将热量传递给蓄热水箱,蓄热水箱内水温迅速升高,蓄热水箱水温能提供末端系统供暖,此时空气源热泵是关闭状态,供暖末端系统中的水返回蓄热水箱,然后从蓄热水箱经过集热循环泵返回太阳能集热器中。该运行模式下供暖系统所需的热量全部来自太阳能。
2)空气源热泵系统单独运行模式:当连续阴雨天气时,太阳辐射很低,此时太阳能集热器中的热水水温己无法满足供暖的需要。关闭太阳能集热系统中的集热循环泵,开启空气源热泵,水箱中水的热量全部来源于空气,经热泵机组加热后供末端系统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职业学院,未经滨州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64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收芯设置多孔吸附体的吸收用品
- 下一篇:一种市政道路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