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雾旋流除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5266.6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9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君宇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喷雾旋流除雾器,涉及除雾器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喷淋塔的塔体以及固定在塔体上的旋流除雾器,位于所述旋流除雾器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喷雾的喷头、联通所述喷头的供水管以及为所述供水管供水的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位于所述塔体的外部。本实用新型具有利用喷雾将雾滴和烟尘团聚并经旋流除雾器清除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雾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喷雾旋流除雾器。
背景技术
旋流除雾器是烟尘清洗塔、脱硫塔等喷淋塔的重要除雾方式。旋流除雾器中使用的切向分离旋流板使通过的烟气高速旋转,由于液滴的惯性,被甩向旋流除雾器外侧的桶壁,与桶壁触碰后,汇聚成液膜,重力留下,完成除雾过程。设计合理的旋流除雾器一般可以除去90%以上的雾滴,有效降低烟气雾滴含量到75mg/M3以下。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8161203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旋流除雾器,包括一个带凹槽的盲板、一个带凹槽的环形罩筒以及若干叶片。其特征是:叶片通过其前端卡在盲板里,后端则放置于环形罩筒内,叶片可以通过旋转的方式与盲板分离,从盲板到底板,叶片逐渐增大,叶片下端向下倾斜,叶片底端带有凹槽,末端呈开放状态,便于将捕集的雾滴排放到环形罩筒的凹槽中。
但是,烟气中存在尺寸在20微米以下的小雾滴和烟尘。由于小雾滴和烟尘的惯性极小,很难通过旋流除雾器等惯性除雾装置去除,成为惯性除雾装置的难题。由于烟气中的雾滴、烟尘大多数含有大多数情况下,含有大量有害盐分和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对于小于20微米又必须去除的气溶胶类微小雾滴、烟尘,需要采用采用湿式电除尘等装置,造成投资成本高昂,而且运行过程中电费损耗也很大。带来很高的成本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雾旋流除雾器,其具有利用喷雾将小雾滴和烟尘团聚并经旋流除雾器清除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喷雾旋流除雾器,包括喷淋塔的塔体以及固定在塔体上的旋流除雾器,位于所述旋流除雾器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喷雾的喷头、联通所述喷头的供水管以及为所述供水管供水的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位于所述塔体的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头的大雾滴大小在300-1200微米之间。大量300-1200微米的大雾滴与烟气中的“脏”雾滴、烟尘相互碰撞,聚合。之后伴随烟气一同进入旋流过程,在旋流过程中,大雾滴由于自身较大惯性,被快速甩向外圈,完成脱除。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喷淋加入的雾滴与烟气中的小雾滴、飞灰等颗粒物惯性不同,引起强烈的径向、切向速度差,密集的净水喷雾滴在旋流运动中,起到强烈的烟尘清洗作用。最终净烟尘排出时,虽然还带有较少量水分雾滴,但是含盐、含有害物质雾滴比例已经大大降低。本技术方案的核心在于喷雾净水雾滴与烟气小雾滴、飞灰的碰撞、融合、洗涤。其中有两个核心关键洗涤过程:1在喷头高压喷雾时,雾滴高速喷出冲撞烟气,产生上述洗涤效果;2、在旋流分离过程中,喷雾净水雾滴与烟气中小雾滴和飞灰等颗粒物惯性不同引起的径向、切向速度差,造成的强烈洗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流除雾器下方还设置有固定供水管的支撑座,所述供水管固定在所述支撑座的下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供水管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座包括固定在塔体上的外环部以及位于外环部中央的十字交叉的交叉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环部紧贴塔体内壁,便于更好的固定;交叉部会将上行的气流分为四股,使喷雾与烟尘更好的混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若干个所述喷头沿所述外环部以及所述交叉部均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上行的烟尘能够更加充分的与喷雾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君宇,未经张君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52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淋塔内液气混合强化旋流装置
- 下一篇:声波团聚装置结合喷雾的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