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空气源热泵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5139.6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8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郭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玮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3/14;F24F5/00;F24F13/22;F24H4/06;F24D15/04;F25B30/06 |
代理公司: | 上海衡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4 | 代理人: | 朱穆峰 |
地址: | 20033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空气 源热泵 空气压缩机 热交换器 涡轮 室内 冷媒 高温高压空气 本实用新型 低温空气 干燥空气 回收能量 空气压缩 能量回收 室内供暖 新风管路 节流阀 全气态 蒸发器 换热 冷却 电机 输出 净化 污染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空气源热泵,包括空气压缩机、热交换器、电机、排凝阀、涡轮、冷媒,其直接采用空气作为冷媒,通过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成高温高压空气之后,与低温空气或水在热交换器进行换热,从而实现对室内供暖,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也不需要蒸发器。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空气压缩机和热交换器的参数,输出温度更高的空气,为需要干燥的室内提供干燥空气。另外,本新型空气源热泵采用新风管路时,为室内输送经净化的空气,保证了室内的空气质量。此外,本新型空气源热泵为全气态工作,采用涡轮取代节流阀,冷却后的空气可推动涡轮做工以回收能量,实现能量回收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空气源热泵。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均需要持续高效的供热系统。旧有空气源热泵的工作流程通常是:压缩机将回流的低压冷媒(一般为有机工质,氟利昂等)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排出,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与水或室内空气换热,换热后的水或者空气就是所需要的热量来源。冷却下来的冷媒在压力的持续作用下变成液态,经膨胀阀后进入蒸发器。由于蒸发器的压力骤然降低,因此液态的冷媒在此迅速蒸发变成气态,并吸收大量的热量。同时,在风扇的作用下,大量的空气流过蒸发器外表面,空气中的能量被蒸发器吸收,空气温度迅速降低,变成冷气排出。随后,吸收了一定能量的冷媒回流到压缩机,进入下一个循环。然而,采用氟利昂等冷媒的制热系统通常设备复杂、成本高、效率低,同时会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特别是对臭氧层造成极大破坏。
另外,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室内的空气质量也较差,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影响。并且对生产环境洁净度要求较高的工厂而言,也需要专门的空气过滤装置。于是,通过空气净化器或新风系统来净化室内和厂房内的空气,是生活和生产的迫切需要。
因此,设计一种环保、制热效率高、具有多种用途的空气源热泵,是当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环境污染严重、制热效率低、功能单一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空气源热泵,直接采用空气作为冷媒,通过空气压缩机和热交换器对室内供暖,还通过新风系统净化空气,并根据实际需要,为干燥室提供干燥空气,最终冷却后的空气可推动涡轮做工以回收能量,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环境污染严重、制热效率低、功能单一等问题。
上述的一种新型空气源热泵,包括空气压缩机、热交换器、电机、排凝阀、涡轮、冷媒;其中,所述冷媒为空气;所述电机与空气压缩机连接并驱动空气压缩机运转;所述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成高温高压空气;经压缩的空气进入所述热交换器与新风管路进行换热;经加热后的空气通入室内供暖或干燥使用;经热交换器冷却后的空气经排凝阀排放冷凝水或者经过涡轮进行膨胀。
其中,所述新型空气源热泵采用水循环管路替代新风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高温高压的空气进入热交换器,与水循环管路进行换热,加热后的循环水直接进入室内供暖使用。
其中,经加热的空气温度达到第一阈值时,进入室内供暖使用;第一阈值为 40度左右。
其中,经加热的空气温度达到第二阈值时,进入室内干燥使用;第二阈值为 80度左右。
其中,进入空气压缩机的空气经过消音过滤器过滤。
其中,经热交换器冷却后的空气进入涡轮,推动涡轮做功以驱动电机。
其中,经过涡轮膨胀后的空气可进入热交换器进行加热。
其中,通过新风管路进入热交换器的空气为纯室外空气、纯室内空气或两者混合体。
其中,所述电机采用高速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玮,未经郭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51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风量大小的新风设备
- 下一篇:一种建筑通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