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芯下料不良品流水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4331.3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6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顾凌宇;陶聚良;牛增强;韩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联赢激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16 | 分类号: | B07C5/16;B07C5/02;B07C5/344;B07C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水线 不良品 短路 电芯 称重 本实用新型 电阻检测 生产效率 输出 缓存架 固接 热压 下料 支架 | ||
1.一种电芯下料不良品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线包括:
一短路不良品流水线(1),其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短路不良品流水线用于在电芯热压时将短路及电阻检测不合格的电芯通过该流水线输出;
一称重不良品流水线(2),其设置在所述短路不良品流水线(1)顶部,且所述短路不良品流水线(1)和称重不良品流水线(2)通过缓存架支架(4)相固接,所述称重不良品流水线(2)用于将称重不合格后的不良品电芯放置此流水线上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下料不良品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不良品流水线(1)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一框架本体(11)、第一驱动装置(12)、第一主动轴(13)、第一从动轴(14)、第一同步带(15)、多个第一同步轮轴座(16)、多个第一不良品料盘(17)、传动带(18)、第一同步轮(19)及第二同步轮(120),所述第一同步轮轴座(16)分别两两设置在所述第一主动轴(13)和第二从动轴(24)两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2)安装在靠近第一从动轴处的第一同步轮轴座(16)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2)输出端与第一同步轮(19)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轮(19)通过传动带(18)与第二同步轮(120)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同步轮(120)与第一主动轴(13)键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轴(13)通过第一同步带(15)与第一从动轴(14)转动连接,所述多个第一不良品料盘(17)分别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同步带(2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下料不良品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第一框架本体(11)内侧下部还设置有将电芯吸附并向上顶起的顶升机构(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下料不良品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3)包括:气缸安装板(31)、气动元件(32)、档块(33)、限位块(34)、两根导柱(35)、两个导套(36)、顶升安装板(37)、移载板(38)、吸嘴安装块(39)及吸盘(310),所述气动元件(32)安装在所述气缸安装板(31)上,所述两个导套(36)设置在所述气缸安装板(31)上且位于气动元件(32)两侧,所述导柱(35)与所述导套(36)过盈连接,所述导柱(35)的一端与档块(33)相固接,导柱(35)的另一端与顶升安装板(37)相固接,所述档块(33)上还设有与其相垂直的限位块(34),所述顶升安装板(37)的另一端依次设有移载板(38)和吸嘴安装块(39),所述吸盘(310)嵌设于吸嘴安装块(39)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下料不良品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不良品流水线(2)包括:第二框架主体(21)、第三驱动装置(22)、第二主动轴(23)、第二从动轴(24)、第二同步带(25)、多个第二同步轮轴座(26)、多个第二不良品料盘(27)、多个缓存支架(28)及安装板(29),所述多个缓存支架(28)的一端分别固设在第二框架主体(21)两侧,所述多个缓存支架(28)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短路不良品流水线(1)相固接,所述第二同步轮轴座(26)分别两两设置在所述第二主动轴(23)和第二从动轴(24)两端,所述安装板(29)固设在位于主动轴一侧的第二同步轮轴座(26)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2)安装在安装板(29)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2)的输出端与第二主动轴(23)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轴(23)和从动轴则分别与第二同步带(25)传动连接,所述多个第二不良品料盘(27)分别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同步带(2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下料不良品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2)包括:第一电机(221)、第一行星减速机(222)、连轴器(223)及外封板(224),所述第一电机(221)分别与第一行星减速机(222)和连轴器(223)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行星减速机(222)则通过连轴器(223)与所述第二主动轴(23)转动连接,所述外封板(224)设置在所述连轴器(223)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联赢激光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联赢激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433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尺寸检查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零件输送筛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