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杂质进入内部阀系的双环减振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4095.5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9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韦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宁江山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F16F9/36;F16F9/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杆 连接杆 防尘盖 双环 减振器本体 连接环 本实用新型 活塞杆连接 减振器结构 插入连接 焊接连接 螺纹连接 螺纹旋转 内部设置 装置结构 杆内部 内螺纹 外螺纹 中空 阀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杂质进入内部阀系的双环减振器结构,包括双环减振器本体,双环减振器本体包括连接环、防尘盖、活塞杆,活塞杆与防尘盖相对的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螺纹连接,防尘盖套装在连接杆上,连接杆远离活塞杆的一端与连接环焊接连接;连接杆的内部为中空,连接杆与活塞杆连接的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活塞杆上设置有对应的外螺纹,活塞杆插入连接杆内部通过螺纹旋转连接。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减振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杂质进入内部阀系的双环减振器结构。
背景技术
减振器是汽车悬架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件,传统的双环减振器是焊接有连接环的活塞杆分组件(包括导向器,油封,以及阀系结构)进入油筒内,筒中充满油液,活塞上有节流孔,阻尼是具有粘性的油液通过活塞或补偿阀的节流孔以及多重阀片叠加形成的阀系结构,此阀系结构属于精密器件,任何杂质进入都会造成阻尼失效。
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活塞杆端部机加一台阶,放入防尘罩端盖,然后活塞杆端头采用球面形式与连接环凸焊一起。活塞杆有切槽结构,用以压装固定环定位减振器行程。在减振器装配工艺过程中顺序为:焊接活塞杆分组件(包括连接环,防尘盖,活塞杆)、清洗组件、然后装配导向器组件与油封,再压装固定环装置。这样的结构由于导向套与油封已装配,无法再进行后续清洗,无法排除在压装固定环过程中导致的零件金属屑及有可能模具造成的杂质等,易造成内部装配的不清洁,在减振器活塞运动过程中杂质会随着油液进入阀片中或节流孔内造成阻尼失效以及漏油等潜在失效模式。
因此一种新型的双环减振器结构是迫切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车用减振器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无法对各部件进行后续清洗,在装配中产生的杂质会造成内部装配不清洁,导致减振器失效,影响使用效率,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杂质进入内部阀系的双环减振器结构,解决减振器内部的清洁度的保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止杂质进入内部阀系的双环减振器结构,包括双环减振器本体,双环减振器本体包括连接环、防尘盖、活塞杆、连接杆,活塞杆与防尘盖相对的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螺纹连接,防尘盖套装在连接杆上,连接杆远离活塞杆的一端与连接环焊接连接;
连接杆的内部为中空,连接杆与活塞杆连接的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活塞杆上设置有对应的外螺纹,活塞杆插入连接杆内部通过螺纹旋转连接。
进一步的,本装置在活塞杆和防尘盖之间设置有连接杆,通过连接杆与活塞杆螺纹连接,因此基于连接杆的设置,本装置在生产时,首先进行压装活塞杆定位装置的固定环形成活塞杆分组件,进行清洗,然后装配阀系结构,使导向器与油封形成活塞杆组件,然后插入已装满油液的油筒里,收口形成封闭的阻尼器结构。再将连接杆螺纹旋转与活塞杆端部的螺纹端连接,再进行防尘罩的焊接,形成整个双环减振器。在整个工艺流程过程中,每个零部件都得到了很好的清洗,不会存在有不能清洗的零部件。
而现有的双环减振器,基于该结构,其装配工序为活塞杆端部与连接环先焊接,清洗,装入导向器与油封,压装固定装置固定环,装配阀系结构形成活塞杆组件结构,然后插入已装满油液的油筒里,收口形成封闭的阻尼器结构,再焊接防尘罩形成双环减振器。这样的结构由于导向套与油封已装配,无法再进行后续清洗,无法排除在压装固定环过程中导致的零件金属屑及模具造成的杂质等,因此在减振器活塞运动过程中杂质会随着油液进入阀片中或节流孔内造成阻尼失效以及漏油等潜在失效模式。
因此,基于本装置的结构,在使用时,先行压装固定环装置,然后可以清洗,除去压装中产生的杂质及铁屑等,再行装配其余阀系零件及导向器及油封。因此本装置能有效的将压装固定环过程中导致的零件金属屑及模具造成的杂质等排出,保证内部阀系的清洁,更便于长期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宁江山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宁江山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40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高压油缓冲器
- 下一篇:全长可变式避震器车高调整机构及避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