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缝纫机及其手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2513.7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3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任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美机缝纫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69/04 | 分类号: | D05B69/04;D05B69/30 |
代理公司: | 33256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金英;林亚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3175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体 弧形通孔 弧形槽 本实用新型 固定螺钉 磁钢座 防滑块 外侧壁 缝纫机技术领域 工业缝纫机 环形均布 台阶孔 外凸起 手轮 背面 相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工业缝纫机及其手轮,包括轮体(2),轮体(2)的背面设有与轮体(2)连接的磁钢座(1),轮体(2)上设有弧形通孔(22),弧形通孔(22)内穿设有一端与磁钢座(1)连接的固定螺钉(3),轮体(2)的正面设有弧形槽(23),弧形槽(23)设在弧形通孔(22)的正面,弧形槽(23)与弧形通孔(22)形成台阶孔,固定螺钉(3)的另一端与弧形槽(23)的底部相抵;轮体(2)的外侧壁上设有向外凸起的防滑块(21),防滑块(21)环形均布设在轮体(2)的外侧壁上。本实用新型既方便使用者的正常操作,又提高了手轮的操作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缝纫机及其手轮。
背景技术
现工业缝纫机一体机已逐渐普及,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内部电机的运转,导致整个电控外壳发热,从而使、缝纫机和电控内部构件过快老化,影响缝纫机和电控的性能及使用寿命;目前工业缝纫机手轮扇叶大多采用吹风结构,但工业缝纫机的工作环境多为服装加工场地,场地内会存在细小的线头、碎布等容易悬浮的物质;工业一体缝纫机是自动化操作,因此需要控制缝纫机的停针位置,目前缺乏停针的控制装置;使用者在操作缝纫机时,为调整线迹会手动转动手轮,而目前手轮的内外侧均较光滑,使用者在握持转动手轮时,容易发生打滑,既不便于使用者的正常操作,又降低了手轮的转动精度。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CN 203382981 U)公开了一种工业缝纫机电机上的手轮,由手轮柄、设置于手轮上的风扇叶轮构成,其中,手轮柄呈中空的圆柱体状,手轮柄的中间设有中空的中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轮柄的一端由风扇叶轮封闭,由叶轮间的间隙构成手轮上的通风孔。上述手轮结构简单,悬浮细小物质会很容易在风扇带动下随空气进入缝纫机电控内,有可能对缝纫机的正常运转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操控性差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操控性好的工业缝纫机及其手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工业缝纫机手轮,包括轮体,轮体的背面设有与轮体连接的磁钢座,轮体上设有弧形通孔,弧形通孔内穿设有一端与磁钢座连接的固定螺钉,轮体的正面设有弧形槽,弧形槽设在弧形通孔的正面,弧形槽与弧形通孔形成台阶孔,固定螺钉的另一端与弧形槽的底部相抵;轮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向外凸起的防滑块,防滑块环形均布设在轮体的外侧壁上。磁钢座上安装磁钢,采用磁钢与霍尔感应器完成定位操作,磁钢安装在手轮上并随手轮一起转动,当停针时,磁钢与霍尔感应器共同作用,使手轮停在规定的位置,提高缝纫机操控的便利性,固定螺钉在台阶孔内调节位置,从而可调节磁钢与霍尔元件的相对位置,从而达成调节缝纫机一体机自动停针位置的目的;在轮体上设置防滑块,提高轮体的摩擦力,方便使用者操作,从而提高轮体的转动精度,同时增加了手轮的美观性。
作为优选,轮体的背面设有多个扇叶,扇叶在轮体顺时针方向上由正面逐渐向背面设置,扇叶以轮体中心轴为中心圆周阵列分布设置。通过在轮体上设置扇叶,使轮体上形成吸风结构,减少悬浮物质进入缝纫机内,电机正转时,扇叶和轮体在电机带动下一起转动,加速缝纫机电控内外空气流通,从而降低缝纫机和电控的温度。
作为优选,轮体上还设有与轮体连接的底板,底板设在扇叶的正面,底板上开设有弧形孔,弧形孔以轮体中心轴为中心圆周阵列分布设置,弧形孔由靠近轮体中心轴向远离轮体中心轴方向均布设置。通过设置多个弧形孔,增强轮体正面与轮体背面的空气流通,进一步方便降低缝纫机和电控的温度。
作为优选,底板上还设有旋向箭头,旋向箭头包括弧形凹槽和三角凹槽,三角凹槽设在弧形凹槽顺时针方向的一端且与弧形凹槽连接。通过旋向箭头提醒操作者轮体的操作方向,提高轮体操作的精度,避免操作员误操作。
作为优选,防滑块依次连接设在轮体的外侧壁上,防滑块的厚度由中部向两侧逐渐减小。防滑块呈莲花片状,在轮体的外侧壁上形成凹凸状,在使用者握持轮体时,进一步增强手部与轮体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操作的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美机缝纫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美机缝纫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25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