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滑移堆积式开合屋盖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1966.8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5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田今高;马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苏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16 | 分类号: | E04B7/16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4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盖 开合屋盖 滑移 本实用新型 滑移空间 牵引机构 堆积架 堆积式 行走驱动装置 上轨道 升降承台 行走动力 支承构架 可分离 等数 台车 传递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滑移堆积式开合屋盖,包括置于屋盖主体支承构架上轨道上方的开合屋盖,所述开合屋盖分成若干个屋盖分片,每个分片安装有台车,分片屋盖之间通过可分离牵引机构连接;屋盖分片分为主动分片和从动屋盖分片,主动分片与屋盖行走驱动装置相连,从动分片通过分片间牵引机构传递行走动力;在屋盖行走方向一侧或两侧末端设置有屋盖分片堆积架,屋盖分片堆积架上设置与屋盖分片等数的升降承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屋盖开启滑移空间小、适应性强,可广泛应用在需要直线、弧形滑移开合屋盖,而又没有足够滑移空间的各个建筑场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移堆积式开合屋盖。
背景技术
现代开合屋盖,使建筑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通风排烟,创造贴近自然的敞开空间,同时避免了恶劣天气对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利影响。鉴于此,国内外涌现大量的开合屋盖建筑,如上海旗忠网球中心,中国网球中心,南通体育会展中心,鄂尔多斯东胜体育场,绍兴县体育中心。综观已建成开合屋盖,开合形式均为大板块滑移或旋转开启,开启后屋盖由一个平面空间移动到另一个平面空间,屋盖开启后占用较大移动空间,而多数情况下需要设置开启屋盖的建筑体不具有足够的屋盖开启放置空间,这极大限制了开合屋盖在现代建筑中的广泛性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盖开启后通过立体空间堆积达到降低平面空间占用面积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开合屋盖在各个建筑场所使用可行性的新型滑移堆积式开合屋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滑移堆积式开合屋盖,其特征是:包括置于屋盖主体支承构架上轨道上方的开合屋盖,所述开合屋盖分成若干个屋盖分片,每个分片安装有台车,分片屋盖之间通过可分离牵引机构连接;屋盖分片分为主动分片和从动屋盖分片,主动分片与屋盖行走驱动装置相连,从动分片通过分片间牵引机构传递行走动力;在屋盖行走方向一侧或两侧末端设置有屋盖分片堆积架,屋盖分片堆积架上设置与屋盖分片等数的升降承台;开启时,屋盖分片对应承台上的升降轨道与整个屋盖支承构架上的固定轨道等高对接在一条直(弧)线上,屋盖分片逐个滑行至对应的升降承台,逐个向上或向下堆积。
所述屋盖行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力转换器连接,力转换器连接与行走驱动执行器连接;行走驱动头安装在行走驱动执行器上,行走驱动头与开合屋盖主动分片连接。具体功能为电机通过减速机将驱动力矩传递给力转换器,由力转换器传递直线力给行走驱动执行器带动驱动头直线(或弧形)动作,从而拖动开合屋盖前进或后退,实现屋盖开启、关闭。
所述的屋盖分片堆积架包括升降柱,升降柱上设置提升机构,提升机构与升降承台连接,升降承台数量与屋盖分片相同;所述升降承台包括托轨装置,托轨装置与轨道连接。通过提升机构带动升降承台上下堆积,从而实现屋盖分片上下堆积。同时升降柱对升降承台起支撑、导向作用,确保升降承台带动屋盖安全平稳运行、上下堆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屋盖开启滑移空间小、适应性强,可广泛应用在需要直线、弧形滑移开合屋盖,而又没有足够滑移空间的各个建筑场所。屋盖开启后通过立体空间堆积达到降低平面空间占用面积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开合屋盖在各个建筑场所使用的可行性。本开合屋盖结构系统可适用于不限于平顶、拱顶等多种屋盖板面形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滑移堆积式开合屋盖正立面图.
图2为行走驱动系统俯视图。
图3为屋盖堆积架立面视图。
图4为滑移堆积式开合屋盖关闭状态平面图。
图5为滑移堆积式开合屋盖开启状态平面图。
图6为滑移堆积式开合屋盖关闭状态立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苏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苏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19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