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坯加工过程中托辊的无级调高支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41132.7 | 申请日: | 2019-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7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乔志洪;汪晶;乔文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晟航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115 | 分类号: | B22D11/115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郭春远 |
| 地址: | 201807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过程 中托辊 无级 支撑 装置 | ||
1.板坯加工过程中托辊的无级调高支撑装置,包括左支座(1)、挡圈(2)、偏心轴(3)、支撑托辊(4)、自润滑关节轴承(5)、右支座(6)、连接板(7)、喷嘴装置(8)、冷却管路(9)、胀套(10)和连杆轮系(11);其特征在于,采用对称安装双支撑托辊(4)偏心结构,其中,偏心结构中包括偏心轴(3)、支撑托辊(4)和自润滑关节轴承(5);两偏心轴(3)同步反向旋转,经自润滑关节轴承(5)带动两支撑托辊(4)同步升或降,两支撑托辊(4)升降高度无级调节而且轴向自适应调节;一对支撑托辊(4)对称平行安装在平行竖立在两端的左支座(1)和右支座(6)之间,支撑托辊(4)中部衬接自润滑关节轴承(5)并轴向穿接偏心轴(3),支撑托辊(4)通过偏心轴(3)从两端分别套接挡圈(2)后连接左支座(1)和右支座(6),左支座(1)和右支座(6)之间安装连接板(7),穿接该对支撑托辊(4)的一对偏心轴(3)的同侧端部的左支座(1)外侧通过连接板(7)安装连杆轮系(11),该对偏心轴(3)位于右支座(6)外侧端部上安装胀套(10);由左支座(1)和右支座(6)上侧分别连接出喷嘴装置(8),喷嘴装置(8)的喷射口正对支撑托辊(4)上侧,偏心轴(3)端部连接有冷却管路(9);连杆轮系(11)为无级调节轮系;连杆轮系(11)仅用于调节支撑托辊(4)的高度;左支座(1)包括:左通孔(101)、左沉孔(102)、左喇叭口(103)、左定位槽(104)、左安装螺孔(105)、左联接孔(106)、左喷嘴接口(107)和左顶弧面(108);左支座(1)竖立安装,其上部两侧对称开有一对左通孔(101),在左通孔(101)外侧有直径较大的左沉孔(102),在左沉孔(102)外侧有左喇叭口(103),左支座(1)底沿中部向上开有左定位槽(104),在该左定位槽(104)两端分别向上开有左安装螺孔(105),在两个左通孔(101)之间开有左联接孔(106),在左支座(1)顶沿中部向下开有左顶弧面(108),在左支座(1)顶沿两端分别开有左喷嘴接口(107);挡圈(2)包括:圈孔(201)、外端(202)和内端(203);挡圈(2)轴向开圈孔(201),挡圈(2)轴向两端分别有环台形状的外端(202)和内端(203);偏心轴(3)包括:偏心柱面(301)、前柱面(302)、凸起(303)、冷却孔(304)和后柱面(305);偏心轴(3)外壁中部有偏心柱面(301),偏心轴(3)两端外壁分别有前柱面(302)和后柱面(305),前柱面(302)前端有方台形凸起(303),偏心轴(3)经该凸起(303)中部轴向开通孔型冷却孔(304);前柱面(302)和后柱面(305)同轴,偏心柱面(301)与前柱面(302) 和后柱面(305)偏心,偏心轴(3)加工有冷却孔(304),在两偏心轴(3)的同一端连接有冷却管路(9);支撑托辊(4)包括:轴承孔(401)、支承面(402)和孔端面(403);支撑托辊(4)轴向开通孔,该通孔两端分别为圆筒内壁形的轴承孔(401),轴承孔(401)内端面分别有环台形孔端面(403),支撑托辊(4)外壁为圆柱形支承面(402);轴承孔(401)和支承面(402)同轴;右支座(6)包括:右通孔(601)、右沉孔(602)、右喇叭口(603)、右定位槽(604)、右安装螺孔(605)、右联接孔(606)、右喷嘴接口(607)、右顶弧面(608)和后沉孔(609);右支座(6)竖立安装,其上部两侧对称开有一对右通孔(601),在右通孔(601)外侧有直径较大的右沉孔(602),在右沉孔(602)外侧有右喇叭口(603),右支座(6)底沿中部向上开有右定位槽(604),在该右定位槽(604)两端分别向上开有右安装螺孔(605),在两个右通孔(601)之间开有右联接孔(606),在右支座(6)顶沿中部向下开有右顶弧面(608),在右支座(6)顶沿两端分别开有右喷嘴接口(607),在右通孔(601)内侧开有后沉孔(609);右沉孔(602)和后沉孔(609)同轴;连接板(7)包括:螺孔(701)和弧顶平滑锥面(702),连接板(7)竖立安装,连接板(7)顶沿有弧顶平滑锥面(702),连接板(7)两端边缘开有螺孔(701);连杆轮系(11)中包括:第一齿轮(110A)、第二齿轮(110B)、第三齿轮(110C)、第四齿轮(110D)、第一连杆(1102)、第二连杆(1103)、第三连杆(1104);其中,第一齿轮(110A)还包括:内孔(1101)、第四齿轮(110D)还包括:内腔(1105);第二齿轮(110B)和第三齿轮(110C)并列位于下侧,第二齿轮(110B)和第三齿轮(110C)中轴之间连接第二连杆(1103),第一齿轮(110A)和第四齿轮(110D)并列位于第二齿轮(110B)和第三齿轮(110C)上方两外侧,第一齿轮(110A)和第二齿轮(110B)中轴之间连接第一连杆(1102),第三齿轮(110C)和第四齿轮(110D)中轴之间连接第三连杆(1104);第一齿轮(110A)、第二齿轮(110B)、第三齿轮(110C)和第四齿轮(110D)模数、压力角相同,第一齿轮(110A)和第四齿轮(110D)具有相同的旋转速度和相反的旋转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晟航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康晟航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113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汞废气环保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教育技术学教学用辅助教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