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门式养羊笼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39942.9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6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孙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合丰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1/02 | 分类号: | A01K1/02;A01K1/0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笼壁 双扇门 底板 本实用新型 扁铁 合页 笼顶 双门 顶部设置 散热功能 竖直设置 中心设置 连接杆 伸缩杆 相接处 门鼻 保温 对开 饲料 垃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门式养羊笼,包括笼壁,所述笼壁呈矩形,所述笼壁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通过顶部的多个连接杆与笼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笼壁的一侧设置有呈对开的双扇门,所述双扇门靠近笼壁的两侧边均呈竖直设置有两个合页,四个所述合页均与笼壁固定连接,所述双扇门中心设置有两个呈半圆形的固定扁铁,两个所述固定扁铁相接处设置有两个门鼻,所述笼壁顶部设置有笼顶,所述笼顶通过底部两侧的伸缩杆与笼壁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有效防止羊群骚动,方便清理垃圾或添加饲料,保温散热功能齐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牲畜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门式养羊笼。
背景技术
我国的羊业养殖有着长久的历史,传统的养羊方式是采用野外自由放牧的方式,在每天的傍晚在将羊赶进羊舍里,白天进行放养。
这种方式养羊不但耗费人力,并且效率低下,还会对环境有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且传统的羊舍、羊笼都过于落后羊群在进去是就单一的门,容易产生骚乱,发生羊群拥挤在同一地区的问题,并且清理内部粪便或进行加料时羊群在旁边走动也十分不便,并且传统的羊笼保温功能、散热功能都很差,这样会严重影响羊的生长速度,传统的羊舍也无法进行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门式养羊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门式养羊笼,包括笼壁,所述笼壁呈矩形,所述笼壁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通过顶部的多个连接杆与笼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笼壁的一侧设置有呈对开的双扇门,所述双扇门靠近笼壁的两侧边均呈竖直设置有两个合页,四个所述合页均与笼壁固定连接,所述双扇门中心设置有两个呈半圆形的固定扁铁,两个所述固定扁铁相接处设置有两个门鼻,所述笼壁顶部设置有笼顶,所述笼顶通过底部两侧的伸缩杆与笼壁进行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板的中心呈竖直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通过隔断网与笼壁固定连接,所述笼壁远离隔断网一侧呈竖直设置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内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固定杆靠近活动杆一侧设置有转动门,所述转动门通过其侧边中心的转动轴与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通过锚固螺栓与转动门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伸缩杆由与笼顶连接的粗套管和与笼壁连接的细套管组合而成,且粗套管套接在细套管外部,所述粗套管的底部与细套管的顶部对应位置设置有圆形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设置有卡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板的拐角处呈竖直设置有圆柱型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底部设置有自锁万向轮,且自锁万向轮通过螺纹孔旋转进行固定,可拆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笼顶为中心高两边低造型,且笼顶的外檐伸出底板之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板由交叉布置的钢筋与呈水平铺设的塑料板组合而成,且钢筋布置于塑料板的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笼壁由钢骨架与铁皮组合构成,且铁皮内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连接杆与笼壁通过焊接进行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笼顶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水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合丰牧业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合丰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99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麂子养殖用安全产房
- 下一篇:笼具及包含其的笼具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