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用弹力导体的触摸面板以及设置该触摸面板的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39114.5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4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芹;张旻;青島琢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机·上菱空调机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H03K17/9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徐雯琼;刘琰 |
地址: | 2001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体 前面板 电极 触摸面板 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 触摸芯片 触屏 基板 非接触式感应 静电容量变化 按压 基板表面 可压缩性 曲面设计 人体触摸 有效解决 按键槽 导光槽 回弹力 上表面 按键 电器 压缩 合并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弹力导体的触摸面板,包含:基板;触摸芯片,设置在所述基板表面;多个电极,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弹力导体,设置在电极的上方,与电极之间留有间隙或不留间隙;前面板,覆盖设置在弹力导体上;弹力导体向下压缩并与电极紧密贴合,且该弹力导体产生的回弹力使其与前面板紧密贴合,通过按压前面板使触摸芯片感应到人体的静电容量变化,实现触屏按键。本实用新型既能利用非接触式感应人体触摸,同时利用弹力导体的可压缩性,实现触屏功能,并有效解决前面板曲面设计时的紧密贴合的问题;并且按键槽和LED/LED模块导光槽既可分别独立制成,也可合并制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触摸面板,具体是指采用弹力导体实现触屏的触摸面板、以及设置该触摸面板的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经广泛使用并且处于量产阶段的触摸面板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基板1’,前面板2’,以及多个可实现按键作用的电极按钮构成。具体的,在所述的基板1’的上表面设置触摸芯片(图中未示),在所述的前面板2’的下表面也同样设置触摸芯片(图中未示),并且在两块触摸芯片之间的对应位置设置多个可实现按键作用的电极按钮。所述的电极按钮包含:电极3’,设置在基板1’的触摸芯片上;透明电极4’,对应设置在前面板2’的触摸芯片上,并且与电极3’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另外,如图2所示,在所述的基板1’的触摸芯片上还设置有多个LED模块,其通过能透光部位将触摸面板显示所需的光引导至前面板2’。
当用户触摸并按压前面板2’时,触摸芯片通过检测电极静电容量的变化,从而检测出是否有人手触摸前面板2’。为了防止检测人手接触前面板2’和电极3’之间的感应灵敏度恶化,必须将透明电极4’紧密粘贴在前面板2’上。但是,这种结构使得电极按钮的灵敏度较低,造成用户体验较差。
基于上述,进一步考虑采用亚克力板作为前面板2’,或者采用一张化妆钢板和纵向细长的丙烯透明面板构成前面板2’,试图解决上述电极按钮长时间使用之后灵敏度降低的问题。但是,该结构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即在触摸面板的维修过程中,使得更换不便。并且由于前面板2’逐渐趋向于曲面设计,导致其与透明电极4’之间的贴合紧密度变差。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触摸面板,采用弹力导体实现触屏功能,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弹力导体的触摸面板以及设置该触摸面板的电器,既能利用非接触式感应人体触摸,同时利用弹力导体的可压缩性,实现触屏功能,并有效解决前面板曲面设计时的紧密贴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弹力导体的触摸面板,包含:基板;触摸芯片,设置在所述基板表面;多个电极,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弹力导体,设置在电极的上方,与电极之间留有间隙或不留间隙;前面板,覆盖设置在弹力导体上;弹力导体向下压缩并与电极紧密贴合,且该弹力导体产生的回弹力使其与前面板紧密贴合,通过按压前面板使触摸芯片感应到人体的静电容量变化,实现触屏按键。
所述的前面板为平面结构或曲面结构,由化妆钢板和丙烯透明面板构成。
所述的弹力导体包含:导向结构,其底部设置有多个导向凹槽,每个导向凹槽设置在对应的电极的上方;多个导电海绵,固定设置在各个导向凹槽内,与对应的电极之间留有间隙,或与对应的电极之间不留间隙,或通过焊接固定在基板上。
其中,所述的导电海绵与导向凹槽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其中,所述的导电海绵与电极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其中,所述的导向结构的顶部与前面板的形状相匹配。
相邻电极上方对应设置的导向凹槽为分别独立制成,或合并制成,分别或同时容纳与各个电极对应设置的导电海绵。
进一步,在所述的前面板与导向结构之间还设置有粘性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机·上菱空调机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机·上菱空调机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9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计算机化设备触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触控屏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