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门窗防撞条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38359.6 | 申请日: | 2019-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3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 发明(设计)人: | 黄诚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晨炜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F5/06 | 分类号: | E05F5/06 | 
| 代理公司: | 11724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焱<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杆 防撞条 减震体 本实用新型 金属底板 纵向缺口 长度方向设置 门窗防撞条 技术缺陷 宽度相等 安装孔 包覆 耗材 焊接 外围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撞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窗防撞条,包括基座、连接杆和减震体;所述基座通过连接杆与减震体连接,所述基座包括金属底板和包覆在金属底板外围的PVC层,所述基座底部设置有多个用来固定防撞条的安装孔;所述连接杆与基座焊接形成T型结构;所述减震体沿基座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纵向缺口,所述纵向缺口的长度与连接杆的宽度相等,解决了现有技术问题中存在的成本高、耗材大以及结构复杂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成本低廉、结构简单、试用广泛以及维护成本低的防撞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撞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窗防撞条。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生活中的门、窗和柜门的关闭都是采用门面板和门框直接接触,这种不管是推拉式、还是闭合式的硬性接触,在关闭时不仅会产生较大的声响,而且长时间的使用会对门面板或门框造成损害。一般横拉式门窗的推拉力稍大时,常常会产生门窗撞击门窗框直料的情形,轻者发出噪音,重者损坏门窗或门窗框。通过在门窗直料的内侧门窗闭合面上,垂直设置有供隔音防撞条组合定位的组配槽,来解决技术存在的不足;但是其结构相对复杂,制造防撞条的用材较多,成本较高等技术问题。
CN202544705 U公开了种D型防撞条,它主要包括基层和弯曲面,所述的基层与弯曲面一体成型且中间形成“D”型空隙,基层底部设置有双面胶,其中基层和弯曲面采用EPDM橡胶材料构成。这种结构安装在所需的接触面上,可以大大降低撞击声,并且减少因撞击而造成的变形等问题,然而单一的实用粘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导致适用性差,无法在表面较粗糙的情况下使用,而且双面胶粘性差,易老化,随时需要进行更换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问题中存在的成本高、耗材大以及结构复杂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门窗防撞条,该门窗防撞条具有成本低廉、结构简单、试用广泛以及维护成本低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门窗防撞条,包括基座、连接杆和减震体;所述基座通过连接杆与减震体连接,所述基座包括金属底板和包覆在金属底板外围的PVC层,所述基座底部设置有多个用来固定防撞条的安装孔;所述连接杆与基座焊接形成T型结构;所述减震体沿基座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纵向缺口,所述纵向缺口的长度与连接杆的宽度相等。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基座的长度≤减震体内部的纵向长度。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一个防撞条的基座卡接在另一个防撞条的减震体内以串联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基座的底部设置一层粘接层。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减震体为弹性材料。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减震体为直角结构或者环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效果一,本申请即可满足将防撞条设置成长条的形状,还可将防撞条设计成块状,视具体情况改变防撞条的横向长度,多个块状的防撞条设计精简了结构,大大的降低了成本,方便在各种长度和宽度的门窗条件下使用,适用性极强;
效果二,本申请可将一个防撞条与另外一个防撞条串联连接,将一个防撞条通过基座卡接在另一个防撞条的减震体内部卡接连接,通过横向延伸的方式来增加对于门窗的防撞性能,确保最大限度的实现防撞性能;
效果三,基座包括金属底板和包覆在金属底板外围的PVC层,导条的防撞和减震效果好,且制作成本低,当长期使用后导条发生破损、变形时,更换简易;
效果四,本申请通过粘接和螺栓将防撞条与门窗固定,满足了木质和水泥墙体等不同的使用环境,当在木质或者玻璃上使用时,通过粘接不会破坏原有结构和外观;当粗糙环境下使用,通过安装孔固定即可,确保最大限度的增加本申请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晨炜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晨炜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83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