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拐角模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36933.4 | 申请日: | 2019-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9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 发明(设计)人: | 彭跃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跃荣 |
| 主分类号: | E04G11/00 | 分类号: | E04G11/00;E04G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理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3 | 代理人: | 刘岩 |
| 地址: | 05226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板主体 加强结构 支撑板 拐角模板 拱形板 本实用新型 垂直连接 外侧表面 整体结构设计 建筑设计 施工成本 施工难度 竖向延伸 一体成型 曲面板 中间孔 拱顶 卡接 凸筋 贯通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建筑拐角模板,由模板主体和加强结构组成,模板主体由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一模板主体和第二模板主体组成,加强结构连接在模板主体外侧表面上,所述加强结构包括支撑板、拱形板及R型曲面板,支撑板一端垂直连接模板主体,另一端开设有卡接凸筋,所述拱形板拱顶与模板主体外侧表面连接,两端分别与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拱形板以及模板主体共同围成沿竖向延伸贯通的中间孔,所述模板主体与加强结构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建筑拐角模板,充分满足不同的建筑设计需求,并且操作简单,降低了施工难度,且整体结构设计简便,减少了制作工序,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拐角模板。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体(如墙体)的成型通常需要借助建筑模板。具体地,先将数个模板组合围成一预定形状的中空区域,再向该中空区域内灌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干固成型、拆除模板后形成所需建筑体,对建筑拐角的模板连接以及固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授权公告为CN20700400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铝制阴角模板,提供了一种一体成型的铝制模板,解决了阴角模板的固定连接的问题,减少了焊接的工序,但阴角模板本身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变形。
授权公告号为CN104405126A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的阴角模板,解决了相邻模板件相互拼接不严密的问题,并提高了模板的抗压能力,但是该模板在结构上较为复杂,增加了制作工序的难度,增加制作成本。
针对现有技术中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对模具进行改进,提高模板的稳定性,降低制作成本,并提高模板使用的灵活性以适应多样的施工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建筑拐角模板,所述建筑拐角模板由模板主体和加强结构组成,模板主体为平板结构,模板主体的内侧表面形成建筑体接触面,加强结构连接在模板主体的外侧表面上,模板主体包括第一模板主体和第二模板主体,第一模板主体和第二模板主体一端垂直连接,所述加强结构包括支撑板、拱形板和R型曲面板,所述支撑板一端垂直连接在模板主体的一端,另一端开设有卡接凸筋,所述拱形板拱顶与模板主体的外侧表面连接,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R型曲面板分别位于第一模板主体与第二模板主体的连接处,及支撑板与模板主体的连接处,模板主体和加强结构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拱形板为V型板,其顶部与第一模板主体外侧表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拱形板为U型板,其两顶角分别与第一模板主体和第二模板主体的外侧表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一端与模板主体端部单板垂直连接,另一端与拱形板连接底部形成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与拱形板相夹处设置有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与模板主体的端部双板垂直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板垂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两板之间开设有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两板中部连接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拱形板顶部与模板主体外侧表面通过若干连接件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孔为十字螺纹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建筑拐角模板,利用不同的主板设计方案适应不同的建筑空间需求,可以适用墙面拐角、墙角和屋顶等多种施工环境。
(2)本实用新型建筑拐角模板,在结构上设计简便,降低制作难度,节省制作成本。
(3)本实用新型建筑拐角模板,材质轻便,易于操作,可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人力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跃荣,未经彭跃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69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
- 下一篇:一种浇筑墙用新型板式建筑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