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柱钢梁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36427.5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3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裴永辉;李华;刘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构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01/30 |
代理公司: | 11471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葛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01499 上海市奉贤区海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梁 钢柱 连接件 翼板 螺栓固定 腹板连接件 弹性支座 连接装置 使用寿命 钢垫板 主板 本实用新型 缓冲作用 两侧翼缘 面相接触 连接板 翼缘板 板侧 拆换 腹板 可拆 桥梁 损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柱钢梁连接件,包括钢梁和钢柱,钢梁和钢柱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弹性支座,当钢梁受到压力时,由于弹性支座具有弹性,能够减轻钢梁与钢柱之间的撞击,出现撞击时,钢梁与钢柱之间具有缓冲作用,减轻对钢柱的损伤,增大桥梁的使用寿命,钢梁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分的固定在钢柱上,连接装置包括腹板连接件、翼板连接件,翼板连接件设置在钢梁两侧翼缘板侧,腹板连接件通过螺栓固定在钢梁的腹板以及钢垫板的一主板面上,翼板连接件通过螺栓固定在钢柱以及钢梁的翼缘板上,翼板连接件的第四连接板与钢垫板的一主板面相接触,并通过第四组螺栓固定在钢柱上,当钢梁或者翼板连接件出现损坏时,方便人们拆换,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钢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柱钢梁连接件。
背景技术
钢结构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度好、变形能力强,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由于钢结构的这些特点,钢结构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人们的日常中,比如,桥梁。
应用较多的钢结构为钢梁与钢柱的连接,钢结构应用在建筑上,在正常运营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震动,钢梁会出现颤动的情况,钢梁的抗震性能比较差,钢梁结构会出现震动的情况,而现有的钢结构常常发生连接不稳固、施工难度大、成本较高的问题,钢结构件的连接方式通常是刚性连接,当某个钢件出现损坏时,不方便更换。
研究如何解决梁抗震性能比较差,钢结构连接不稳固、施工难度大、不方便安装、钢结构出现损坏时如何能够快速更换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主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柱钢梁连接件,增强了桥梁的抗震性能,钢结构件连接稳固,减轻了钢连接件施工难度大的问题,同时方便更换连接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柱钢梁连接件,所述钢梁和所述钢柱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弹性支座,所述弹性支座包括钢垫板、弹性垫块,所述钢垫板上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钢垫板的第一通孔,所述弹性垫块上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弹性垫块的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相对应,钢垫板的一主板面与钢梁的端面接触,所述弹性垫块的一主板面与钢柱的端面接触,所述弹性垫块的另一主板面与所述钢垫板的另一主板面相接触;所述钢梁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分的固定在钢柱上,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腹板连接件、翼板连接件,所述翼板连接件设置在所述钢梁两侧翼缘板侧,所述腹板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一组螺栓固定在所述钢梁的腹板上,同时所述腹板连接件的第二连接板与所述钢垫板的一主板面连接,并通过第二组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固定在所述钢柱上;所述翼板连接件的第三连接板通过第三组螺栓固定在所述翼缘板上,所述翼板连接件的第四连接板与所述钢垫板的一主板面相接触,并通过第四组螺栓穿过是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固定在所述钢柱上。
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板设置有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腰型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钢梁的延伸方向一致。
优选地,所述腰型孔设置在靠近所述钢柱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腰型孔的位置的设置有第一加强板。
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厚度为10-25毫米、宽度为100-350毫米。
优选地,所述弹性垫块的材料为橡胶。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钢柱内部的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设置有供所述第二组螺栓、所述第四组螺栓穿过若干的第三通孔。
优选地,所述腹板连接件上设置第一加强肋。
优选地,所述翼板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加强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构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构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64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