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化微流控芯片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35499.8 | 申请日: | 2019-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9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 发明(设计)人: | 吴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净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青浦区沪青平公***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化微流控芯片 上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 手柄 右支撑板 左支撑板 插接 下夹 侧面 操作过程 第一开孔 固定螺丝 进样设备 长管路 储样池 故障率 进气管 进样口 两侧面 样品池 上端 铰接 扣紧 左端 标准化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化微流控芯片设备,包括PDMS芯片、储样池和进气管,所述PDMS芯片的左端插接在左支撑板内侧面底部,且PDMS芯片的右端插接在右支撑板内侧面底部,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的上端通过固定螺丝固定有上支撑板,且上支撑板上开设有三组第一开孔,上支撑板的左右两侧面均安装有下夹手柄,且下夹手柄上铰接有快速扣紧夹下。该集成化微流控芯片设备,整体结构设置更加合理,本实用新型使得在应用PDMS芯片时无需现场连接复杂的管路和进样设备,从而极大降低了PDMS芯片的使用难度,使得该模块具备了操作过程标准化以及商业化推广的潜力,同时由于取消了样品池与进样口之间的长管路连接,故障率大大降低,可靠性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流体芯片及微流体控制相关仪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化微流控芯片设备。
背景技术
微流体控制技术目前已经在化学和生物学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在生物领域,由于单细胞测序技术的日趋成熟,人们对于单次实验所能检测的细胞数目也有着越来越高的期望,而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微滴发生装置让高通量的单细胞测序成为可能,微流控芯片是微流控技术的核心,但是,由于通道结构的要求较高,目前用于制造单细胞捕获的芯片仅能通过深硅刻蚀加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倒模的方法或者是制造模具浇筑硬质塑料芯片,前者虽然物料成本低,但是操作麻烦,频繁的对芯片插拔会使微流控芯片接口损坏,PDMS碎末流入通道使其堵塞,使用过程也易发生堵塞,而后者由于极高的开模成本和制造难度,并无法用来测试芯片流道设计以及较小批量的生产或者灵活定制,总而言之,PDMS材质芯片,使用麻烦,接口复杂注塑芯片,价格昂贵,加工要求极高。
为了解决PDMS芯片使用的困难,本发明可以将PDMS芯片和储样池组装为整体模块的方案,极大简化了芯片的使用过程和操作要求,为以PDMS材质芯片为基础的微流控设备的商业化推广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提供一种集成化微流控芯片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1.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频繁的对芯片插拔会使微流控芯片接口损坏,PDMS碎末流入通道使其堵塞,使用过程也易发生堵塞,并且PDMS材质芯片制造成本高,使用麻烦,接口复杂注塑芯片,价格昂贵,加工要求极高的缺陷,提供一种集成化微流控芯片设备。所述一种集成化微流控芯片设备具有在应用PDMS芯片时无需现场连接复杂的管路和进样设备,从而极大降低了PDMS芯片的使用难度,使得该模块具备了操作过程标准化以及商业化推广的潜力,同时由于取消了样品池与进样口之间的长管路连接,本模块的故障率大大降低,可靠性得到了更大的提升等特点。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化微流控芯片设备,包括PDMS芯片、储样池和进气管,所述PDMS芯片的左端插接在左支撑板内侧面底部,且PDMS芯片的右端插接在右支撑板内侧面底部,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的上端通过固定螺丝固定有上支撑板,且上支撑板上开设有三组第一开孔,每组第一开孔内均插有储样池,上支撑板的左右两侧面均安装有下夹手柄,且下夹手柄上铰接有快速扣紧夹下夹;所述进气管连接在进气管集成板上,且进气管集成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密封垫,密封垫内对应进气管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二开孔,并且密封垫可盖在上支撑板的上端面上,密封垫的左右两侧面均安装有快速扣紧夹上扣。
上述的集成化微流控芯片设备,其中,所述PDMS芯片插接在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的底端,且PDMS芯片与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之间可拆卸连接。
上述的集成化微流控芯片设备,其中,所述PDMS芯片的上端设置有三组进样口,且每组进样口与储样池之间连接有毛细管,同时每一组进样口、毛细管和储样池均位于同一垂直轴线上。储样池
上述的集成化微流控芯片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圆孔直径等长,且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净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净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54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