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33712.1 | 申请日: | 2019-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4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欣;刘凯;饶志华;王小瑜;刘将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五十铃发动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5/46 | 分类号: | F16H55/46 |
| 代理公司: | 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3 | 代理人: | 贺楠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轮 座板 内轮 发动机曲轴 减振皮带轮 深沟球轴承 螺栓 对称连接 同侧 本实用新型 曲轴 间隔放置 前端轮系 输入转速 螺栓孔 皮带槽 外圆周 嵌有 响应 滞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其包括内轮、外轮、深沟球轴承、内轮座板和外轮座板,所述内轮上设有螺栓孔,所述外轮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皮带槽,所述内轮与外轮之间嵌有深沟球轴承,两块所述内轮座板通过螺栓对称连接在所述内轮的同侧,两块所述外轮座板通过螺栓对称连接在所述外轮的同侧,所述内轮座板与外轮座板位于同一平面上,两块所述内轮座板与两块所述外轮座板间隔放置,之间设有间隙。通过在内外轮座板之间存留一定间隙,使外轮对曲轴输入转速振动的响应有一个滞后空间,可以有效减弱前端轮系转速的振幅,使之工作在较稳定的转速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
背景技术
对于四冲程发动机来说,每个活塞行程做功一次,即只有做功行程做功,而排气、进气、压缩三个行程都要消耗功。因此,曲轴对外输出的转矩呈周期性变化,曲轴转速也不稳定,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会在曲轴后端装置飞轮。飞轮是转动惯量很大的盘形零件,其作用如同一个能量储存器。在做功行程中发动机传给曲轴的能量,除对外输出外,还有部分能量被飞轮吸收,从而使曲轴转速不会升高很多;另外在进气、压缩和排气三个行程中,飞轮将其储存的能量放出来补偿这三个行程所消耗的功,从而使曲轴转速不致降低太多,所以发动机曲轴转速整体呈现稳定状态。
对于搭载在自动挡车型的发动机来说,由于取消了飞轮,曲轴后端直接与自动变速箱的液力变矩器相连,液力变矩器的转动惯量没有飞轮那么大,稳定曲轴转速能力不足,使得曲轴输出转速的振动过大。
特别的对自动张紧轮来说,由于其是靠弹簧的作用力来绷紧皮带,当曲轴的输出转速即曲轴皮带轮的转速振动过大时,皮带的张力也会随之变化,反映在张紧轮上就表现为张紧轮抖动幅度变大,导致其使用寿命会大大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通过在内外带轮座板之间存留一定间隙,使外带轮对曲轴输入转速振动的响应有一个滞后空间,可以有效减弱前端轮系转速的振幅,使之工作在较稳定的转速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其包括内轮、外轮、深沟球轴承、内轮座板和外轮座板,所述内轮外圈设有阶梯柱,包括轮柱一和轮柱二,内圈为直筒型空心内芯,所述内轮上设有螺栓孔,所述外轮内圈设有阶梯槽,包括轮槽一、轮槽二和轮槽三,外圆周面上设有皮带槽,所述内轮置于所述外轮的内圈,所述轮柱一的位置对应在所述轮槽二内,所述轮柱二的位置对应在所述轮槽三内,所述轮柱一与轮槽二之间嵌有深沟球轴承,两块所述内轮座板通过螺栓对称连接在所述轮柱一的外端面上,两块所述外轮座板通过螺栓对称连接在所述轮槽一的内端面上,所述内轮座板与外轮座板的位于所述轮槽一内,所述内轮座板与外轮座板两两间隔放置,且之间设有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中,所述内轮座板与外轮座板均为圆弧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中,所述内轮座板的内圆弧直径与所述直筒型空心内芯的直径大小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中,所述外轮座板的内圆弧直径比所述轮柱一的外圆直径大。所述内轮座板与外轮座板的厚度大于所述轮槽一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中,所述内轮上设有六个螺栓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中,所述深沟球轴承与内轮、外轮紧密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中,所述轮柱二与所述轮槽三之间设有间隙。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内外带轮座板之间存留一定间隙,使外带轮对曲轴输入转速振动的响应有一个滞后空间,可以有效减弱前端轮系转速的振幅,使之工作在较稳定的转速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五十铃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五十铃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37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离心力进行防滑的V带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变速箱箱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