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改善预聚结垢的辅料添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32530.2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65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国;陈敏;王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乐力恒锦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2 | 分类号: | B01J4/02 |
代理公司: | 35212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美花 |
地址: | 350218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料罐 二氧化钛悬浮液 调配液 混合调配 己内酰胺 本实用新型 送料泵 新鲜 混合器 辅料添加系统 化工生产设备 混合溶液中 二氧化钛 混合进料 混合溶液 配料系统 出料管 出料口 计量泵 进料口 原有的 稀释 垢量 结垢 配比 酸泵 预聚 连通 溶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化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能够改善预聚结垢的辅料添加系统,包括混合调配罐、胺调配液原料罐、二氧化钛悬浮液原料罐、新鲜己内酰胺原料罐、酸原料罐和混合器,所述胺调配液原料罐、二氧化钛悬浮液原料罐和新鲜己内酰胺原料罐都通过混合进料管与混合调配罐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混合调配罐的出料口与混合出料管连接,本实用新型胺调配液送料泵、二氧化钛悬浮液送料泵和酸泵都是计量泵,可以很好的控制配比,简化了原有的配料系统,更加方便;预先将二氧化钛溶解在混合溶液中,将胺调配液、二氧化钛悬浮液、和新鲜己内酰胺的混合溶液稀释,提高了PH值,而且降低了结垢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改善预聚结垢的辅料添加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聚胺产业飞速发展,需求推动聚胺产量生产能力迅速增长,就锦纶行业而言,各种锦纶产品具有多种有良性能而应用广泛,尤其是极佳的纺织性能,在许多方面代替天然纤维,使得锦纶行业产品的开发竞争也日益激烈,在现有锦纶聚合工艺流程中,辅料的入料方式为:酸与胺在同一个调配槽内进行调配,调配好后与新鲜己内酰胺按比例混合,再与二氧化钛进行混合,最后经过动态混合器,静态混合器,进入到聚合塔进行反应,预聚合后的物料再经过终聚合、水下切粒、三段萃取、连续干燥及冷却后得到产品,研究表明其进入预聚合塔的原辅料,由于二氧化钛粉末和酸、胺同时存在的条件下混合液PH值下降,物料进入预聚塔在有关温度、压力下会立即反应形成严重的复合物,即垢体。
由于在较低的PH值条件下二氧化钛在聚合反应塔受热受压与其他辅料反应形成的复合物,且形成的垢体随PH值的降低而明显增强,为了避免复合物的形成改变辅料的添加酸液的浓度,从而改变其进入预聚合塔的PH值,使其不与增凝形成复合物,酸液浓度调整是比较麻烦的操作,而且即使浓度调整的非常符合生产需求了,可是酸液依然会与二氧化钛悬浮液中的二氧化钛颗粒进行反应,产生复合物,在聚合反应塔内结垢,而当二氧化钛溶解在胺调配液和新鲜己内酰胺后,酸不会在与二氧化钛颗粒接触,酸只会混入溶解了二氧化钛的混合溶液中,即使与酸充分的搅拌混合,也很难产生垢体。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能够改善预聚结垢的辅料添加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预聚结垢的辅料添加系统,能够简化聚合反应塔内的供料系统,有效的降低了聚合塔内的复合物的产生几率,减少聚合反应塔内的结垢情况,减少清洗聚合反应塔的频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能够改善预聚结垢的辅料添加系统,包括混合调配罐、胺调配液原料罐、二氧化钛悬浮液原料罐、新鲜己内酰胺原料罐、酸原料罐和混合器,所述胺调配液原料罐、二氧化钛悬浮液原料罐和新鲜己内酰胺原料罐都通过混合进料管与混合调配罐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混合调配罐的出料口与混合出料管连接,所述混合出料管的出口和酸原料罐都与混合器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混合器的出料口与聚合塔进料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胺调配液原料罐通过胺调配液送料泵与混合调配罐的进料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胺调配液送料泵为计量泵。
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钛悬浮液原料罐通过二氧化钛悬浮液送料泵与混合调配罐的进料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钛悬浮液送料泵为计量泵。
进一步地,所述新鲜己内酰胺原料罐通过新鲜己内酰胺送料泵与混合调配罐的进料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新鲜己内酰胺送料泵为离心泵。
进一步地,所述酸原料罐通过酸泵与混合器的进料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酸泵为计量泵,所述混合器为静态混合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乐力恒锦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乐力恒锦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25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