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库变质气体监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32281.7 | 申请日: | 2019-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2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 发明(设计)人: | 游鹏辉;罗小华;张琨;张浩;殷勤;邱绍峰;史明红;周明翔;刘辉;郭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D29/00 | 分类号: | F25D29/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王福新 |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库 变质 气体 监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库变质气体监测系统,包括一台远程监测端和多台变质气体监测装置,所述变质气体监测装置包括气体检测盒(1)、集成采集插座(2)、核心采集板(3)、无线传输模块(4)以及安装板(5)。本实用新型的冷库变质气体监测系统,气体检测盒一端安插于所述集成采集插座上,另一端置于冷库内部,用于监测冷库内的变质气体成分及其浓度,同时远程监测端设于冷库的监控室内,其内设有数据接收、处理、分析、存储设备,对所述变质气体信息进行处理,分析气体的成分以及浓度并生成检测结果供操作人员查看或其他冷库环境调节程序调用,实现对冷库内多种变质气体的实时监控,获知货物的变质情况,为采取减少货物变质措施提供依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链物流仓库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冷库变质气体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货物的保鲜与保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冷库存储环境条件直接影响货物的存储品质,对货物的保鲜保质至关重要。
目前,冷库存储仅仅只是通过控制温度条件对货物进行低温冷藏,但并不能完全抑制货物中微生物的活动,无法抑制变质气体的产生,现有冷库内没有对货物变质长期遗留的变质气体进行监测,无法较为准确的掌握货物的品质变化情况。
现阶段,对冷库变质气体的研究较少,中国专利文献CN108507271A公开了一种冷库智能监控系统,其包括冷库嵌入式控制器,所述冷库嵌入式控制器的多路输入端至少分别与冷库内多点设置的库间温度传感器以及氨气浓度监测传感器连接,接收冷库内的各温度监测点的温度传感信息和氨气浓度信息,所述冷库嵌入式控制器至少还与冷库风机、氨泵以及冷却水泵分别连接,以控制各运转设备的正常运转,所述冷库嵌入式控制器还至少分别与一报警模块和一通讯单元连接,并在接收到相应报警模块发出的监测传感信息存在数据异常时,通过报警模块发出报警,能够实现冷库温度、氨气浓度的统一实时在线监测和控制,实现冷库控管一体化等特点。但冷库货物变质除了产生氨气外,同时会产生如硫化氢等,多种货物在冷库内存储时,冷库温度不可能完全满足所有货物的存储需求,因此必然有一些货物会有变质过程发生,并产生一些变质气体,为保障货物的良好品质,有必要对变质气体进行监测,为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依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库变质气体监测系统,主要对冷库内变质气体成分进行监测,进而获知货物的变质情况,为采取减少货物变质措施(如,调控冷内温度,改变库内气体成分等)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对货物进行保鲜及保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库变质气体监测系统,包括一台远程监测端和多台变质气体监测装置,所述变质气体监测装置包括气体检测盒、集成采集插座、核心采集板、无线传输模块以及安装板;其中,
所述气体检测盒为一个或多个,其一端安插于所述集成采集插座上,另一端置于冷库内部,用于监测冷库内的变质气体成分及其浓度,所述集成采集插座置于所述安装板上并与其固定连接,其间设有用于安放所述核心采集板的插槽,便于所述核心采集板的插拔,所述气体检测盒的一侧还至少设有一无线传输模块,用以实现变质气体监测装置与远程监测端之间的实时通讯并将监测获得的变质气体信息实时传输至所述远程监测端;且,
所述远程监测端设于冷库的监控室内,其内设有数据接收、处理、分析、存储设备,用于对所述变质气体信息进行处理,分析气体的成分以及浓度并生成检测结果供操作人员查看或其他冷库环境调节程序调用。
进一步地,所述变质气体检测盒包括气体检测模块、盒体及信号转换模块,所述盒体分为两个独立的间隔空间,其中一个为检测分隔,另一个是转换分隔,所述气体检测模块设于所述检测分隔内,用于检测气体中的成分以及浓度,所述信号转换模块设于所述转换分隔内,用于将所述气体检测模块检测的气体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
进一步地,一个所述气体检测模块仅检测一种气体成分及其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22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